
馮白駒的三個女兒馮爾超(中)、馮爾敏(右)、馮爾曾。

《浴血瓊崖》的總編導徐曉寧
慶祝建黨90周年華誕,海南大型系列文獻紀錄片《瓊崖縱隊》第二部《浴血瓊崖》,將于7月4日至8日、11日在中央電視臺第七套《和平年代》欄目播出。
《瓊崖縱隊》第二部《浴血瓊崖》為大型系列文獻紀錄片第一部《日出瓊崖》的姐妹篇,該片如實反映了瓊崖縱隊在黨的領(lǐng)導下,堅定黨的信念,艱苦卓絕,孤島奮戰(zhàn),不怕犧牲,創(chuàng)造了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的豐功偉績。紀錄片將于7月4日至8日、11日在中央電視臺第七套《和平年代》欄目播出,每天一集,當日22:40首播,次日17:30重播。
據(jù)了解,該片拍攝時赴???、三亞、儋州、文昌、瓊海等海南10多個市縣外景拍攝、實地采訪,得到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
大型系列文獻紀錄片《瓊崖縱隊》第一部《日出瓊崖》及《浴血瓊崖》,均為海南省首部通過海南省文體廳審查后上報國家廣電總局通過并審查的有關(guān)海南解放及瓊崖縱隊“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的歷史文獻紀錄片,兩部片子將作為“正史”流傳于世。
相關(guān)閱讀:
海南日報???月9日訊(記者馬春華)大型系列文獻紀錄片《瓊崖縱隊》第二部《浴血瓊崖》,有望7月1日前后在中央電視臺與廣大觀眾見面。這是記者今天從在??谂e行的《浴血瓊崖》樣片審讀座談會上了解到的。
《浴血瓊崖》以瓊崖革命斗爭“23年紅旗不倒”為主線,從王文明、馮白駒、馮平、王國興等眾多瓊崖英雄的革命生涯展開講述,真實再現(xiàn)從1926年至1949年瓊崖人民的英勇壯舉。全片分為6集,每集30分鐘。
該紀錄片通過尚健在的英雄人物或英雄后人的回憶和解說,重現(xiàn)了一段段慷慨激昂的歲月。據(jù)悉,紀錄片共采訪并錄制了58位老人的語音和影像,包括目前唯一健在、走完2.5萬里長征路的瓊崖女戰(zhàn)士謝飛,以及已經(jīng)去世的王國興之子王家賢的采訪鏡頭,這些鏡頭搶救性地留住這些老同志的聲音與身影,也是今后不可多得的影視資料。
據(jù)該片撰稿人徐曉寧介紹,《浴血瓊崖》由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和海南瓊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lián)合制作,初步定于7月1日前后在中央電視臺播出。
六集文獻紀錄片
《浴血瓊崖》簡介
第一集《砥柱中流》:講述瓊崖縱隊的創(chuàng)建和概述,從全國革命的大環(huán)境入手,陳述革命的必要性,以及海南人民對參與革命高漲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念。值得注意的是,馮白駒作為瓊崖革命武裝和根據(jù)地創(chuàng)建人,在遠離黨中央的條件下,在艱苦的戰(zhàn)爭中,革命紅旗始終不倒,體現(xiàn)出了堅定的信念與理想。
第二集《留取丹心》:堅持23年紅旗不倒,瓊崖縱隊最主要是堅持黨的領(lǐng)導,堅持武裝斗爭。期間涉及黨中央對瓊崖縱隊的支持和領(lǐng)導,黨的核心力量和黨主要靠槍桿子與國民黨反動派以及日本侵略者進行斗爭。
第三集《巾幗英雄》:娘子軍是亮點,在中國觀眾的記憶中十分深刻,有益于喚起觀眾的共同認知。在舊時期,海南婦女在極端壓迫下反壓迫的勢頭已經(jīng)初現(xiàn)。紅色娘子軍的精神中反壓迫并投身革命的自己做主的信念,是紅色娘子軍產(chǎn)生的不可忽視的歷史因素和時代背景。
第四集《赤子情懷》:分布在東南亞及世界各地的華僑,在不同歷史時期均有革命功績顯著的人物。其中,海南華僑的力量不可忽視,像較為知名的洪常青現(xiàn)象就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文藝現(xiàn)象,更重要的是他們在異國他鄉(xiāng)對于祖國革命形勢的關(guān)注以及高漲的愛國熱情和迫切參與的心情。
第五集《忠肝義膽》: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海南的少數(shù)民族處在被壓迫被剝削的底層。少數(shù)民族已經(jīng)有了革命意識,在黨的領(lǐng)導下,推翻反動統(tǒng)治,才能獲得民族解放。
第六集《東方破曉》:以迎接解放為“尾”。瓊崖總隊入城,海南解放。中央決定把瓊崖縱隊改為海南軍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