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jīng)史五載 破譯天涯
位于三亞市西南下馬嶺的天涯海角游覽區(qū)是三亞的城市名片、海南島的標志。由于史料記載的缺失,對于其來歷和涵義的解釋眾說紛紜。按光緒《崖州志》記載,康熙五十三年由欽差立的“海判南天”是天涯海角風景區(qū)的最早石刻,為什么欽差要在此立石刻呢?一個偶然的線索引來了五年的考證。
天賜良師 指點迷津
2004年2月春節(jié)期間,在三亞海天書店遇到一套電視文獻片《清宮秘檔》,該片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的豐富的清宮檔案,對社會上的謠傳和戲說進行說明和澄清。片中第一集《中華瑰寶》展示了《乾隆十三排圖》,其中國海南島的南端的中央標注出“下馬嶺”。并介紹康熙四十七年至康熙五十八年,由中外科學家進行一次全國的地圖測繪,繪制出中國第一幅有經(jīng)緯度的《皇輿全覽圖》。而“海判南天”石刻的時間恰巧在這期間,會不會是這次測繪留下的標記呢?翻閱了一些古籍后,寫了一篇《天涯海角是中國的文明奧區(qū)和風水寶地》草稿,大致進行了論證,交給當時的公司總經(jīng)理楊其元,得到全力支持。2004年6月底得以到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開始考證之旅。
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查閱到康熙五十三年的二份漢文奏折和一份滿文漢譯奏折,其中提到康熙五十二年李秉忠、麥大成、湯尚賢、苗受、綽爾代等人從江西九江府開始畫地圖,年底轉(zhuǎn)入廣東、廣西畫地圖。廣東地圖于康熙五十三年十月完成。因奏折中的妙手、綽爾代和湯尚賢的姓恰與光緒《崖州志》記載的“苗曹湯”諧音,會不會就是這幾個人呢?由于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整理出的檔案有限且不能復制,未整理的檔案無法調(diào)閱查看,所以考證隨后陷入僵局。然而,在北京西單圖書大廈中偶遇中國社會科學院吳伯婭研究員的所寫的《康雍乾三帝與西學東漸》一書,其中引用了一份兵部和工部派遣李秉忠、麥大成、湯尚賢、苗受、綽爾代等人的咨文,為考證提供了新的線索。在得到三亞市政府的支持下,開具市政府辦公室的介紹函后,再度進京查閱史料。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找到了吳伯婭研究員,她到院圖書館找出那份史料,并帶去該院清史所圖書室查閱所需清史史料。并指點如何去國家圖書館查閱史料。
9月24日,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善本部調(diào)閱出乾隆《崖州志》刻本的微縮膠片,在黎情目中有“苗曹湯三大人”、“大人至州東下馬嶺刻‘海判南天’于石上”的記載,由此可以將奏折中的幾位欽差與《崖州志》所記載的欽差聯(lián)系起來了。隨后,又在廣州中山圖書館查閱光緒《崖州志》的初版及其他相關(guān)史料,初步斷定“海判南天”是康熙《皇輿全覽圖》立下的“南極標志”。2005年1月以楊其元、宋愛軍、葉必瑋署名的《“海判南天”是康熙年間測繪的南極標志》文章在《三亞晨報》上發(fā)表,在海南島引起強烈反響,有支持,更有質(zhì)疑。三亞某自稱史學資深人士在《三亞晨報》發(fā)表《正確解讀》的文章予以質(zhì)疑,并以“大不敬”、“天哪”之詞予以攻擊。雖然該文有很強的攻擊性,有些意見也很中肯,就是史據(jù)還不夠充分,結(jié)論還值得商榷。此時由于公司高層的變動,考證一度陷入僵局??甲C的可信與否在于證據(jù),島內(nèi)圖書館史籍有限,又不能再到國內(nèi)一些圖書館查閱史料,考證工作陷入困境。一個偶然在網(wǎng)上找到了“孔夫子舊書網(wǎng)”,其中有大量已經(jīng)出版的史籍文獻,為考證打開了希望之門。從2005年6月起,從網(wǎng)上尋得《康熙朝漢文、滿文奏折匯編》、《清實錄》、《康熙起居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繪制的《皇輿全圖》及記錄內(nèi)閣大庫原始檔案的《明清史料》等史料文獻,有些是從臺灣的網(wǎng)上書店購得。為此花費了全部積蓄。2005年5月至7月在北京午門舉辦了“中法交流年”的重要展覽《太陽王路易十四——法國凡爾賽宮珍品展》其中展示了康熙《皇輿全覽圖》的測繪儀器及當時中法交流的證據(jù)。為了觀看這次極其寶貴的展覽,以探親假的名義經(jīng)轉(zhuǎn)北京,終于在展覽快要結(jié)束之時觀看了展覽,找到了新的依據(jù)。
商標爭議 再賜佳機
2005年10月,歷經(jīng)七年的“天涯海角”商標爭議敗訴,我臨危受命,負責“天涯海角”的訴訟,為了查找證據(jù)、答辯和出庭,至2008年4月期間得以多次往返北京,為查閱史料提供了新的機會。期間多次到國家圖書館繼續(xù)查閱相關(guān)史料,到北京古觀象臺了解當時的天文歷法、測繪儀器的狀況,到滕公柵欄外國傳教士墓地中找到湯尚賢及其他部分參與測繪的外國傳教士的墓碑。至2007年底已經(jīng)有了較為翔實的證據(jù),十月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命名“天涯海角星”,臺領導來三亞了解到這一考證,約稿在《中國國家天文》上發(fā)表,經(jīng)過史料核實,宋愛軍署名的《“海判南天”與〈皇輿全覽圖〉》在《中國國家天文》2007年第6期上發(fā)表,詳細論述了“海判南天”石刻與《皇輿全覽圖》測繪的關(guān)系。2008年第1期《中國國家天文》的《中國77個天文景觀》中,將“海判南天”列為中國的天文景觀之一。
史壇論戰(zhàn) 孰是孰非
2008年4月,天涯海角商標爭議在充分證據(jù)的支持下反敗為勝,贏得了法律訴訟階段的全部勝訴。2008年7月,《海南日報》開辟專欄主持“天涯文化開講”,邀請三亞一資深史學家對“海判南天”進行解讀,該先生稱乾隆《崖州志》肯定寫錯了,洋人不可能用中國名。8月《天涯社區(qū)》的《瓊崖史志》斑竹將該開講的論點在論壇上進行辯論,于是關(guān)于“海判南天”孰是孰非的辯論由此展開??甲C方作為正方在壇上舉出了證據(jù)影印件進行逐條反駁,質(zhì)疑方作為反方繼續(xù)質(zhì)疑。點擊率由最初的700人次,最終突破萬人次,關(guān)注度可謂空前。2008年10月,利用出差上海的機會,到上海圖書館徐家輝藏書樓得到法國人杜赫德根據(jù)中國參與測繪的傳教士的書信和資料纂寫的《中華帝國全志》,乾隆元年出版的法國海牙版書后所附由馮秉正提供的641個實測經(jīng)度、推算緯度的影印件,其中有崖州。另一個檢驗考證真?zhèn)蔚臅r刻也即將來臨,12月21日海南省圖書館破例移師三亞,在三亞圖書館學術(shù)報告廳舉辦了宋愛軍《“海判南天”與〈皇輿全覽圖〉》的講座,隨后所有參加講座人員一同來到天涯海角風景區(qū)的“海判南天”石刻,共同見證正午時刻的到來。11:50—12:10期間,太陽如約出現(xiàn)在“海判南天”東側(cè)的巨石上方,分毫不差,這與《皇輿全覽圖》測繪緯度用冬至正午太陽高度和夜晚北極鉤陳星高度共同測量作為推算緯度的依據(jù)的方法吻合。然而網(wǎng)上爭論促使對考證需要給出更為充分的論證,以期給出令人信服的答案的要求。
講座驗證 再尋解讀
經(jīng)過對所掌握的資料進行細致的研究,并對儒經(jīng)進行精讀,“海判南天”與康熙天文歷法之間的關(guān)系的依據(jù)逐漸充分。2009年4月《“海判南天”與康熙天文歷法》一文的初稿發(fā)給《中國國家天文》雜志,得到回復,但要壓縮修改。5月初經(jīng)編輯部研究,在對考證提出的各種質(zhì)疑進行甄別后,正式提出史料更翔實、論述更通俗的修改意見。為了有充分的時間進行完善,雜志社決定推遲一期發(fā)表。由于“海判南天”涉及天文、歷法、地理、儒學眾多領域,把所有史料進行梳理,篩選出最能充分表述論點的依據(jù),工作量巨大,甚至有放棄的念頭,然而面對雜志社的信任,用晚上和周末的時間進行整理和充實,終于在6月1日如期交卷。雜志社回復開始進行編輯和審查,經(jīng)過審查和壓縮,《“海判南天”與康熙天文歷法》在2009年第7、8期進行連載,以“新奇獨特的視角(雜志社的評語)”揭開了“海判南天”與中國天文、歷法、地理、南海和儒學的關(guān)系。
“海判南天”與康熙天文歷法(下)
【引言】“海判南天”短短四字,其中的確包羅萬象:既隱涵我國傳統(tǒng)地理學科體系的豐富知識,有暗含傳統(tǒng)文化中對于中國版圖的界定;既隱喻《周易》革卦“治歷明時”的天文學含義,又明確了有清一代地理子午線的午位所在。更可貴的是今天我們還能從中鉤沉索隱,揭出一段有關(guān)康熙帝時期中國天文、地理科學進步的歷史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故事。
歷象日月星辰的“南交”
《尚書•堯典》述堯帝“乃命羲和,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又云:“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訛?!薄澳辖弧迸c歷法密切相關(guān)。
朱熹云: “日月所會是為辰,特在天之位耳,若以地而言之,則南面而立。其前后左右亦有四方、十二辰之位焉。但在地之位,一定不易。而在天之象,運轉(zhuǎn)不停,惟天之鶉火加于地之午位,乃與地合,而得天地之正耳?!?
南方為夏。沈括《夢溪筆談•象數(shù)》云:“唯朱雀不知為何物?但謂鳥而朱者,羽族,赤而翔上集必附于木,此火之象也。或謂之長離,蓋云離方之長耳。或云鳥即鳳也,故謂之鳳鳥。少昊以鳳鳥至,乃以鳥紀官,則所謂丹鳥氏,即鳳也。天文家朱鳥乃取象于鶉,故南方朱鳥七宿曰鶉首、鶉火、鶉尾是也。鶉有兩種,有丹鶉,有白鶉,此丹鶉也。色赤黃而文銳上禿下,夏出秋藏。飛必附草,皆火類也?!碧瓶追f達云:“日月所會之辰:五月未為鶉首,六月午為鶉火,七月巳為鶉尾”,五月至七月稱為夏。
《欽定歷象考成》指出:“后世專家謂天有十二重,非天實有如許重數(shù),蓋言日月星辰運轉(zhuǎn)于天,各有所行之道,即楚詞所謂圜也。”《御定星歷考原•象數(shù)本要》云:“今按天分九重:第一重為月天;第二重為水星,亦曰辰星;第三重為金星,亦曰太白;第四重為日天,第五重為火星,亦曰熒惑星;第六重為木星,亦曰歲星;第七重為土星,亦曰鎮(zhèn)星;第八重為三垣二十八宿,謂之恒星,亦謂之經(jīng)星;第九重為宗動天,宗動左旋,日月星辰右轉(zhuǎn),高則愈遲,低則愈疾,故月一月而一周天,金、水與日皆一歲而一周天,火二歲而一周天,木十二歲而一周天,土二十八歲而一周天,經(jīng)星每年東行五十一秒,是為歲差,以為推算之術(shù)?!?
漢劉熙《釋名》云:又云:午,仵也。陰氣從下上與陽相仵逆也。于《易》為離。離,麗也,物皆附麗陽氣以茂也。午即陰陽交。朱熹云:“天地初間只是陰陽之氣。天地始初混沌未分時想只有水火二者?!彼詧驎r“南交”必在地之“午”極。
太陽夏至運行至北回歸線上,此時日下立竿無影。吳黃武五年(226年)置廣州。此地夏至日下立竿無影,又為東、西、北江交會處,隋開皇十四年(594年)開始在廣州三江交匯的東南扶胥之口,黃木之灣建南海神廟,以江水會合的海濱處(即今澳門)以南為南海,因江西大庾嶺東南群山綿亙以達于廣東潮陽府之揭陽,以揭陽為東海與南海的交界。漢劉熙《釋名》云:“南海在海南也。宜言海南,欲同四海名,故言南海也。”
中國之水發(fā)源于西北青海和西南西藏,以黃河、長江為主干,匯于渤海、東海,南部干支河流匯入南海。而古人又以為,東海之水,總匯于南海。
明徐問《百川考》云:“四海之水,北極極遠不可窮,東北至于朝鮮,東至于登萊,東南至于閩、浙、島夷,日本、琉球,南至交廣、瓊崖,又南至于安南、占城、真臘等夷國,而西南至于交趾云?!泵鼽S佐云:“南海者萬川之所會極,而廣藩則四夷之所歸趨者也。(嘉靖《廣東通志•外志》)”又云“惟南海居東南委輸之極,為萬水所宗,故出虎頭、甲子二門,則東西二洋隨舶所之,東可以至倭國,西可以通西蕃,故曰海為百谷之王,以其下也。翕受自北,而東西迤演,夾乎左右,故南海獨弘且遠,稱天池焉。(嘉靖《廣東通志•南海圖經(jīng)》”)。四大海區(qū)深度證實了古人的推斷。
中國之水總會于南海之南,于“天一生水”相應,所以稱南海為“天池”。
中國山脈起于西北,趨于于東南入海。南脈至于廣東入海后又絕生一奇島,延伸地之余脈。所以依地而言,海南稱朱崖,三亞所在的“崖州”有“地之垂末”之稱。海南島古稱炎州,東方朔《十洲記》云“炎洲,在南海中,地方二千里,去北岸九萬里,上有風”。中有五指山,乾隆續(xù)修《大清一統(tǒng)志•瓊州》云:“五指山在定安縣西南,舊名黎母山。”《輿地紀勝》云:“望氣者謂南極星降此山,或謂婺女星現(xiàn)化下此山,因名黎婺,訛為黎母。”《禮記•月令》注云:“祝融,顓頊之子,曰黎,為火官?!睋?jù)地質(zhì)學家考證,瓊北火山噴發(fā)于新生代早第三紀,最后一次噴發(fā)是第四紀全新世,距今約1萬3千年前。歷經(jīng)萬年滄海,大地變遷,這里還保存了36座環(huán)杯錐狀火山口地貌遺址,其中馬鞍嶺火山口海撥222.8米,乃瓊北最高峰。中國山嶺起于西北,總收于海南島,而合“地二生火”之說。
中國江河海歸宗的南海,以中國山嶺所會的海南島,構(gòu)成了水、火相合的“太極圖”。明太祖朱元璋《勞海南衛(wèi)指揮》:“南溟之浩瀚中有奇甸方數(shù)千里,歷代安天下之君,必遣仁勇者戍守。地居炎方,多熱少寒,時忽瘴云埋樹。若非仁人君子,豈得爾壽耶!”明丘濬《南溟奇甸賦》:“爰有奇甸,在南溟中,邈輿圖之垂盡,綿地脈以潛通。山別起而為昆侖,水畢歸以為溟渤,氣以直通而專,勢以不分而足。天一生水,融而為川,地十成土,結(jié)而為山。川者,天地之血脈,山者,天地之肌骨。血脈流行于肌骨之中,浹恰于中而外出。出乎外而環(huán)其中,是為一大勘輿也,具元氣之渾淪,容日月之出沒。……管子言名山三千,墨氏云名川三百。三百之川,總歸于東南,三千之山,皆發(fā)源于西北。是則海者川之所委,嶺者山之所積。茲甸者(指海南島南溟),居嶺海之盡處,又越其崖而獨出,別開絕島千里之疆,總收中原百道之脈者也?!?
開太平盛世立南天一柱
康熙歷法以康熙甲子年為歷法之元,以甲午年觀測天象。甲午即為夏正?!妒酚?#8226;天官書》云:“察日、月之行以揆歲星順逆。曰東方木,主春,日甲乙。敦牂歲:歲陰在午,星居酉。以五月與胃、昴、畢晨出,曰開明。炎炎有光?!薄侗阕觾?nèi)篇•登涉》云:“經(jīng)傳有治歷明時剛?cè)嶂?。《靈寶經(jīng)》曰,所謂寶(保)日者,謂支干上生下之日也,若用甲午、乙巳之日是也。甲者,木也。午者,火也。”
康熙五十三年為康熙本命年,二月初八,浙江巡撫王度昭奏折云:“茲者歲逢甲午,時際春明,卜萬年有道之長,適當貞下起元之會,衍萬壽無疆之歷,正值周而復始之時?!彼钥滴趸实郯垂欧ㄒ约孜缒赀M行天文測量。
康熙五十三年甲午四月,諭和碩誠親王允祉等曰:“古歷規(guī)模甚好,但其數(shù)目歲久不合。今修歷書,宜依古之規(guī)模,用今之數(shù)目為善?!笔轮I和碩親王允祉等曰:“北極高度、黃赤距度于歷法最為緊要。”十一月命學習算法官員往各省測北極高度及日景,和碩誠親王允祉等上疏:“昔郭守敬修授時法,遣人各省實測日景,故得密合。今除暢春園及觀象臺逐日測驗外,于里差之尤較著者,如江南、浙江、河南、陜西、四川、云南、廣東七省遣人測量北極高度和日景,則東西南北里差及日天半徑皆有實據(jù)?!笨滴跬饬诉@一請求。
《新唐書•天文志》云:“宋元嘉中,南征林邑,五月立表望之,日在表北,交州影在表南三寸,林邑九寸一分?!薄埃ㄌ疲╅_元十二年,測交州,夏至,在表南三寸三分,與元嘉所測略同?!惫鼐础八暮y驗。南海,北極出地一十五度,夏至景在表南,長一尺一寸六分,晝五十四刻,夜四十刻?!痹郧耙粤忠貫槟辖凰?,元、明、清以海南島區(qū)域為南交所在,郭守敬測影即南逾朱崖。
欽天監(jiān)五官正苗受正是康熙皇帝欽命的“羲和之官”。 《史記•歷書》云:“昔之傳天數(shù)者:高辛之前,重黎;于唐虞,羲和;黃帝考定星歷,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閏余,于是有天地神祇物類之官,是謂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亂也?!薄肚鍑?#8226;職官志》云:五官正屬時憲科,專理歷法造歷,時憲科“掌驗歲差以均節(jié)氣,制時憲書。日月交食則掌其推步?!笔辉旅鼩J差至崖州下馬嶺,此時是代表康熙皇%
海南南海網(wǎng)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谑薪鸨P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jīng)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wǎng)監(jiān)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wǎng)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wǎng)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