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審會現場
人民網海南視窗1月25日電(記者肖霈、通訊員崔瑤)上世紀七十年代,一首萬泉河水清又清唱遍大江南北,而如今,瓊海充分利用萬泉河的高知名度,依托其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及人文歷史資源,全力打造萬泉河區域旅游品牌的這一舉措再一次引起旅游業界及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
2013年1月22日,瓊海召開市歷史文化遺產調查暨打造萬泉河文化生態旅游帶研究成果評審會。由資深旅游地理學者楊冠雄擔任組長的瓊海市歷史文化遺產調查暨打造萬泉河文化生態旅游帶研究課題組(以下簡稱課題組)經過一年多的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意見后編撰完成的研究成果進入專家評審階段。省旅游委巡視員陳耀,省旅游協會秘書長、旅游發展研究會會長王健生,省城鄉規劃委員會專家委員方立等8位專家學者應邀參加評審會。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張忠惠,市委常委吳健、副市長孟維華出席了本次評審會。
評審組專家一致通過該研究報告
聽取了課題組代表對《研究報告》所作的說明后,專家組各成員在高度肯定研究成果之余,也紛紛發表了對該研究報告的評審意見。
省旅游委巡視員陳耀表示,“該研究報告提出的對博鰲樂城島、蔡家宅等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措施和開發構想具有很強的參考價值,既可以豐富博鰲的歷史文化底蘊,又可以與博鰲的現代化進程相互補充,互相促進。同時,可借力博鰲亞洲論壇大力發展博鰲的會議會展品牌,打造‘論壇開會,小鎮休閑’的發展模式。”
“在文化的挖掘方面,我建議,還可以依托萬泉河的‘萬泉’文化,聯系瓊海的留客、會同、萬泉等地名文化,打造瓊海的四個最,即‘最文化、最休閑、最生態、最文明’。”省旅游協會秘書長王健生發表評審意見時坦言。
評審組長方立委員總結道,“該報告通過大量的圖片和文字資料,對瓊海的文化脈絡梳理得非常清晰,并結合全市各項旅游資源的分布情況,從科學整合和合理開發利用的角度提出了打造瓊海市萬泉河文化生態旅游帶的總體方案,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尤其是報告中提到的以瓊海潭門鎮為代表的南海文化具有很強的民族意義和歷史意義”
經過認真的提問、討論和評議,省旅游界、文史界8位知名專家學者組成的專家組一致認為,《研究報告》的編寫符合科學要求、也切合瓊海市的實際,對瓊海市充分利用其得天獨厚和繽紛多彩的熱帶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等多項旅游資源,為海南國際旅游島打造出一個具有高知名度和特色鮮明的重量級休閑度假旅游勝地(目的地)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瓊海,足以扛起海南旅游的第三極。專家組還建議將此報告申報省級優秀研究成果。
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張忠惠指出,《研究報告》對瓊海的旅游發展具有決定性意義,為萬泉河生態旅游帶的規劃和合理開發提供了堅實的理論依據,為加快“打造田園城市構建幸福瓊海”建設步伐提供了有力支持。他要求各相關職能部門要將《研究報告》與“打造田園城市構建幸福瓊海”規劃相結合,制定本部門的具體實施方案,將研究成果轉化成推動瓊海旅游發展的具體行動。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