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靄飄渺,群山聳翠。2013年2月3日,在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三道鎮呀諾達雨林文化旅游區,呀諾達與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與海南省農行簽署了50億人民幣授信貨款協議, 以及旅游管理案例教材《呀諾達模式》首發儀式舉行,這是一個里程碑,標志著景區由旅游觀光型向觀光度假養生型轉變,開始了轉型增效的綠色崛起。
先環評后規劃,在環境保護中發展
2008年2月2日,呀諾達雨林文化旅游區正式開園。五年后的今天,中改院院長遲福林作為五周年慶典的嘉賓代表,作了如此評價:“為什么呀諾達在短短的五年創造了許多奇跡,是一種精神,實干精神、追求精神、專業精神”,而在拼搏之中,難能可貴的是,呀諾達是在保護生態中發展的,生態旅游主題成為他們一以貫之的追求。
遲福林院長在簽署協議時說,這是中改院第一次跟一個企業簽署戰略協議,呀諾達生態旅游主題對海南國際旅游島的綠色崛起,乃至對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都有著典型、示范和先導的意義。
讓時光倒流,情形再現。
1998年,時任三亞南山文化旅游區總裁的張暉決心拓展旅游產業鏈,由藍色(海洋)向綠色(生態)延伸,開展野奢度假與生態養生。
2001年,對三道鎮合口河地區進駐勘查,開始籌備項目。
環評先于規劃。正是有了環境影響評價,才使景區的一切建設都有章可依:建筑物高度不能超過5米,掩映在綠樹之下。建筑物外觀不能用亮色,用深色。胸徑大于5厘米的樹木不能砍。景區廁所要環保,要與周圍景觀融成一體。景區污水排放嚴格遵守國家標準,盡量做到零排放,不污染景區內的水系......
呀諾達整體規劃面積45平方公里,有123平方公里的生態恢復保護區。于是,呀諾達項目團隊與當地主管部門達成環境保護與開發的共識:
堅持三位一體:生物多樣性保護、生物考察和生態旅游三者融為一體。堅持三個充分:充分保護自然、充分利用自然、充分體現自然。
2003年8月,海南三道圓融旅業有限公司成立,取名“圓融”就包含著“體現人與自然生態的圓融、人與環境的圓融,人與人的圓融”的理念。“為打磨好景區,對總體規劃反復論證、反復修改,力求先從規劃上做到每一個細節都經得起推敲,每一個項目建設都不破壞原有的生態景觀”,總經理張濤回憶說。
《呀諾達雨林文化旅游區總體規劃》于2005年12月28日由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批準(保亭函[2005]78號),2012年5月該規劃修編件通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和海南省建設廳主持的專家評審會評審
總體規劃通過環境影響評價后,2006年下半年,呀諾達正式動工興建景區。為了讓游客深入體驗熱帶雨林的神韻,又不破壞熱帶雨林原始地表,景區投入3000多萬元,興建長達28公里的生態木棧道。景區建筑了13800平方米的游客中心,集售票、餐飲、購物、游客接待咨詢、司導休息室等服務配套設施。為了改善油煙和污水排放,景區投入7500萬元,完善餐飲油煙排放,污水凈化及回收系統。
景區所采用的交通工具均為符合歐三排放標準的雨林巴士及電瓶車,為游客提供便捷、清潔、環保的園區內交通服務。
景區在環保細節上見微著著:休息長廊沿著一株樹建成了弧形,棧道因為一株小樹開了個小孔,小樹四周加了圍網保護,石頭偶爾也在棧道上露出頭來,就連景區內的植物名牌也做成了樹葉的形狀......人與自然相諧,處處留痕,體現“生態優先,最小干預”的保護原則。
雨林呀諾達,熱帶香巴拉
這是景區旅游產品內涵的打造。
呀諾達,是海南方言“一二三”的音譯,被創新為景區服務人員與游客打招呼的問候語,敬語,表示“您好,歡迎您,祝福您”,同時右手舉起,做出“V”型勝利手勢,語調的尾聲像英語那樣上升拉長,特殊的口號,表示尊重、熱情的意思。它疊加了許多的意思,就用三個字符音表達,一是景區的名稱,二是人與人之間的禮儀規范,祝福每一個來游覽的人一生平安、兩全齊美、三道圓融。三是雨林文化的標識符。
呀諾達人又賦予它新的內涵:“呀”表示創新,“諾”表示承諾,“達”表示踐行。它的表達是海南的,又是中國的;它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還有二層意思疊加,一是公司經營理念的形象表達,二是公司精神的形象表達。既是發散式表達,又是高度凝練的表達。
香巴拉是藏語“人間仙境”的音譯,熱帶香巴拉,就是熱帶世外桃源的意思。世外桃源的打造,理念先行。
旅游產品開發的總體理念是,大生態、大文化、大教育、大旅游。
大生態概念是呀諾達團隊一貫秉承的發展理念。體現在景觀上,景區內生態保護區和生態觀光游覽區內原有的植被、山體、河流等的原生態特性原封不動,只是對展示原生態熱帶雨林旅游產品而必備的輔助服務設施、服務體系進行開發建設。觀光區除了綜合服務區少量的必需建筑、道路外,景區內基本以生態恢復與生態保護為主。在生態考察區,只有簡易的登山道(架空棧道)及少量休息亭,注重景區生態保護及原有峽谷的自然景觀保護。
整個景區看不到垃圾,,每個導游員腰間別著一個黎族小竹背簍,專門撿垃圾用的,保潔員的保潔時效是5分鐘。張濤總經理笑著說,我們連垃圾桶都安放得講究,“垃圾桶亂放本身就造成了垃圾”。
大文化體現旅游和文化的高度融合,景區融匯熱帶雨林文化、黎峒文化、南藥文化、生肖文化、養生文化、科普文化、雨林精靈文化等于一體。景區已于2012年獲得國家文化產業基地,努力打造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園區。
大教育包括生態教育、文化教育、雨林科普等,讓人們在移步換景中滿足知識和心理訴求。
每一個團隊的游客來到雨林區,導游帶著他們打著“V”型手語在《綠色宣言》牌前宣誓“國際島,生態窗,呀諾達,養生吧,愛雨林,鳥木花,勿采摘,不攀爬...”,既是教育,也是約束。
大旅游是致力于創造一個精品的文化旅游景區,把走馬觀花變成品味體驗,讓觀光向度假養生過渡,使呀諾達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熱帶雨林旅游目的地。
2008年2月3日開業,在不到三年的時間里,2010年底,景區接待游客突破90萬大關。順利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雙認證。2010年11月榮獲4A級景區稱號,2012年1月20日獲5A景區稱號。
成績并沒有讓呀諾達人停下腳步。旅游產品逐漸由觀光——綠色和教育向第二代休閑——體驗與快樂,再向第三代度假——野奢和養生換代升級。
呀諾達營銷方式加進了門戶論壇、微博營銷、淘寶與團購、廣告推廣等傳媒營銷手段。
景區在社會上獲得了極高的知名度與美譽度。游客真正是乘興而來,感動而歸。景區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最大化。五年來,景區的游客量從年20萬人次,快速增長到年150萬人次,上交稅費近5000萬元。2012年游客入園量近150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近2億元,上交利稅近2200萬元。
在上面所說的農行授信儀式上,呀諾達董事長張濤表示,呀諾達在未來十年將實現投資百億年產出百億的戰略目標,成為海南綠色旅游旗艦產品和高端養生度假大型綠色旅游境區。
“我很高興地看到,呀諾達景區的開發不是急功近利的,它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中國生態學會旅游生態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李文珵打了高分。2011年1月,中華環保聯合會、中國旅游協會旅游景區分會聯合授予呀諾達“全國低碳旅游試驗區”。
“善行旅游”,讓呀諾達走向國際
2011年12月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善行旅游”項目啟動儀式在呀諾達舉行。
呀諾達生態旅游主題有了國際化的語言表述,呀諾達也有了國際影響力。
“善行旅游”是建立在“生態旅游”“綠色旅游”“低碳旅游”“可持續旅游”基礎上的一個新概念。它不僅僅涵蓋旅游、效益,它還包括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
景區與周邊社區共同分享利益。公司自成立起,就建立專項基金,在春節、中秋節,主動走進周邊農戶,了解生產生活,為農戶解決實際困難,為他們送上慰問品、補助金。景區還為三道農場什根隊農戶購買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給60歲以上老人每月提供生活補助。
關愛員工,培訓育人。呀諾達就業總人數1200人,其中海南本地員工800余人,本縣就業人數達到500人。公司培訓分崗位技能培訓與全員企業文化培訓兩種,使本地員工有崗位上掌握了一門專業技能,完成了“洗腳上田”的過程,成為熟練工人。
關愛游客,細微見真情。在景區行車道上,有導游“拐彎處注意安全”的提醒。在雨林中,對橫在頭上沒有砍伐岔出的枝條,系上漂亮的紅絲帶,提醒游客。推出養生藥膳,關愛游客健康。
發展當地經濟,實現經濟結構調整。2008年以來,保亭縣旅游業取得長足發展,以旅游為龍頭的第三產業的比重由2007年的43.6%提高到2010年的50.4%,超過第一產業9.2個百分點,經濟結構得到了調整。
不消說,這些成績的背后有呀諾達人的汗水與心血,呀諾達為保亭縣旅游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成為海南國際旅游島景區建設的排頭兵。
呀諾達已成為中國生態旅游的一面旗幟,我們相信,呀諾達也將成為世界“善行旅游”的典范,在“善行旅游”路上承擔更多的責任與使命。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