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灰鶴
嘉道理中國保育在海南大學做觀鳥體驗。 盧剛 供圖
海南鳽
大草鶯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據不完全統計,那些曾經在海南的天空留下美麗倩影的440多種鳥兒中,上百種已經從在海南島觀鳥的人們的視野中消失。其中,包括被譽為“世界最神秘的鳥”的海南鳽、首個標本采集于海南的大草鶯和姿態蹁躚的鳥中仙子灰鶴。
“海南是觀鳥的天堂。”香港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董事白理桃曾這樣對海南日報記者說。然而,他也曾憂慮地表示,百多年前史溫侯時代采集的海南的鳥兒,現在已經有很多看不到了。
海南鳽:
世界上最神秘的鳥
有一種鳥,它忽隱忽現,有若仙蹤,一直是鳥類愛好者的一個謎。
這種鳥,被所有國際自然保護組織列為世界最瀕危物種,在國際上深受關注。
這種鳥,只分布在中國,曾數十年不見行蹤,迄今它的蹤跡只有零星發現,很多曾有分布記錄的地方都已杳如黃鶴。
這種鳥,又因其晝伏夜出,人類迄今對其野外繁殖情況一無所知,因而被稱為“世界上最神秘的鳥”。
這種鳥,就是海南鳽,曾名海南虎斑鳽。
“以海南命名,如今卻在海南島上幾乎找不到了,真是可惜。”香港嘉道理駐海南保育主任盧剛為之嘆息不已。
海南鳽雖然分布地區涵蓋大部分南中國,但與海南的淵源很深。除了它的得名,還因為它的歷次發現、失蹤、再發現、再失蹤的過程,多與海南有關。
1899年,英國科學家John Whitehead深入海南五指山區,在全球首次發現并采集了海南鳽。這一模式標本后來被保存在大英博物館,直到今天。
此后,海南鳽仿佛失蹤了,人類在數十年里都沒有再采集到這種鳥的標本。直到1960年代,北京自然博物館和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在海南進行了長達數年的尋找,才在白沙、樂東尖峰嶺各獲得1個標本。
此后,海南鳽再次神秘失蹤,人們甚至認為這種鳥已經滅絕。
“每次我去國外參加學術會議,總會遇到外國學者詢問此鳥的蹤跡,但每次都使他們失望。”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鳥類學家高育仁回憶說,他一直沒有放棄尋找海南鳽的蹤跡。
功夫不負有心人,1999年1月,高育仁在粵北車八嶺保護區終于見到1只海南鳽幼鳥標本。同年
7月,廣西大學教授周放在廣西上思縣鳳亭河庫區也意外地發現海南鳽。這推翻了“海南鳽滅絕”的觀點。
此后,隨著了解關注、參與尋找的人越來越多,觀測技術越來越發達,海南鳽的神秘身影也紛紛在湖南、浙江、貴州、江西等地得到零星發現。
2009年5月3日,一只海南鳽雛鳥在南寧動物園順利破殼而出,這是世界上首例人工飼養、人工孵化的案例。該動物園如今已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海南鳽種群。
“可惜的是,如今海南鳽再也沒有在海南島上被發現過。”盧剛說。
大草鶯:
海南鳽的“難兄難弟”
大草鶯同樣是在海南被第一次發現,同樣是首次被發現后就在海南杳如黃鶴,長期失蹤至今。
“大草鶯與海南鳽的故事有幾分相似,同在19世紀末在海南被發現,隨后又皆默默地從這個海島消失。”鸚哥嶺自然保護區管理站科研監測科的李飛說。
去年李飛曾在國內觀鳥的權威雜志《中國鳥類觀察》上發出一道“通緝令”,向鳥類愛好者征求在海南觀測到的大草鶯的蹤影。“我希望能夠有更多的觀鳥者幫助在海南島找回大草鶯。”他說。
李飛介紹說,當海南鳽還不為人知的時候,Tetsu就在海南發現了大草鶯。1891年,在上海居住的茶商B.Schmacker派遣助手Tetsu來到海南島。雖然主要的任務是采集貝類,但Tetsu憑借出色的眼力與槍法,順帶收集到40種海南鳥類的標本。
第二年,Schmacker將Tetsu采集的標本送到了鳥類學家Styan手上,Styan查看這些標本后馬上對已有的海南鳥類重新進行了整理,并在學術刊物上發表了大草鶯及海南山鷓鴣等5個世界新種。
1899年,John Whitehead 在五指山發現了世界上第一只海南鳽,同時也記錄了海南最后一只大草鶯。幸好如同海南鳽一樣,鳥類學家陸續在海南島以外的地方發現了大草鶯。鳥類學者們對比了這些東南亞各國的標本后,在20世紀初將其統歸為一種,認為分布于印度次大陸及南中國的大草鶯是同一鳥種。
直到2010年,鳥類學者Paul Leader及其團隊重新對比并分析了大草鶯的所有亞種,根據鳴聲、身體結構及羽毛的分析,以及基因序列的比較,最終提出在南中國與印度次大陸出現的大草鶯實屬兩個不同的種類。于是,分布于南中國的大草鶯被重新提升為一個獨立的物種:中華大草鶯。
為了方便觀鳥者找到大草鶯,李飛介紹了可能發現大草鶯的地方。他認為,中華大草鶯喜歡棲息在山區200-1000米的草地及低矮竹林生境,而這種生境在海南并不少。
灰鶴:
瑤臺羽飛杳無音
“羨爾瑤臺鶴,高棲瓊樹枝。”李白一首詠鶴詩,至今膾炙人口。自古,鶴類就因其美麗而優雅的姿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當成人間仙物。松齡鶴壽、仙鶴等提法常常見諸筆端。
李飛介紹說,在海南,鶴也曾是冬日里引人矚目的鳥類。每年,它們會在農歷11-12月來到海南,并在島北平原地帶的稻田、河邊、湖畔及沿海沙灘覓食和棲息,春節后才陸續北飛。
1868年,海南島迎來了第一位鳥類學家史溫侯的造訪。走在島北平原的他看到了數百只在田中取食田薯的灰鶴,并記錄在他的考察報告中。自此,灰鶴成為海南島第一種被科學記載的鶴,也是唯一的一種。
灰鶴是中國人較早認識的一種鶴,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很高,在中國古書記載中又稱元鶴、玄鶴。古人認為,鶴是長壽的象征,年歲長達數千年。
雖然海南的地方志中對動植物的記載不夠詳細,但在物產里大多都會提到鶴。例如,《崖州志》記載:“鶴,白色,千歲變蒼,又千歲變黑。惟黃鶴最大,青鶴頗小。《羅浮志》又粵中少鶴,惟瓊州則玄裳縞衣,丹頂。其余灰鶴居多。又有蓑羽鶴。”
“由此可見,當時海南不僅有鶴,或許還不只一種。”李飛卻從中看到了更多的東西,他說,《瓊山縣志》中記載了很多當地鳥類的名字與故事,還有鳥類的叫聲、行為甚至種群數量等,史溫侯引用了其中的論述,稱“海南曾有大量灰鶴”。
曾有幸在海南看到灰鶴的博物學家不只是史溫侯。1882年,牧師B.C.Henry穿越海南,后來他在游記《嶺南》中,多次提到路途中見到的鶴。例如,他說自己在海南乘渡輪過一個小海灣時,看到成群鳥兒飛了起來,其中就有四五只鶴類盤旋在渡輪上空。
李飛認為,Henry雖是牧師,其實對動植物都較有了解,對鶴的辨認應該也很準,可惜未指出具體鶴種,“大概就是指最常見的灰鶴了。”
到20世紀,海南島的灰鶴只剩零星的標本記錄。1964年,兩只在臨高被采集的標本,是海南島最后被發現的灰鶴。從此,海南再無鶴影。
“也許是氣候變化、繁殖地出了問題,但島北土地利用的變化、過度的捕獵必定也是造成鶴類消失的重要原因。”李飛希望,有一天觀鳥者能在海南再次看到鶴影,“否則,每年冬天在島北平原,群鶴的回歸,帶著鶴鳴飛過頭頂后落在身邊農田的情景,將成為老人們永遠的回憶。”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谑薪鸨P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