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冼夫人文化節,市民買香祭拜(南海網記者陳望攝)
“圓軍”儀式在海口新坡鎮舉行(南海網記者陳望攝)
南海網海口3月20日消息(南海網記者陳望)金像開光、圓軍表演、舞龍獅表演……各項充滿民俗特色的民俗活動、文體活動在海口四個區冼夫人文化節會場熱鬧上演。3月20日,2013年第十二屆中國(海口)冼夫人文化節各項活動愈加熱鬧,透出了濃濃的海南民俗味。
主會場:金像星夜開光,圓軍表演
3月20日凌晨零時許,雖是星夜時分,但新坡鎮冼夫人紀念館內依然人頭攢動,香火旺盛。原來,經過了冼夫人金像迎回“婆頭”家儀式后的冼夫人金像,又回到了冼夫人紀念館內。在重新給金像上光后,金像被再次供奉起來,到3月20日零時準時開光。金像開光后,大量虔誠的市民和游客們紛紛參加祭拜活動,現場喜慶熱鬧。
當天下午14時30分許,冼夫人文化節民俗活動中的重要環節——“圓軍”開始舉行。據悉,從農歷二月初七開始,各甲軍隊集中排練,摹仿冼夫人當年閱兵儀式,稱為“圓軍”。今天是圓軍的檢閱日,圓軍的隊伍抬著婆祖的轎子,浩浩蕩蕩來到冼夫人點將臺,進行三輪的舞龍獅表演和沖刺表演。圓軍結束后,保禮六甲的裝軍隊伍需抬著婆祖的像圍繞當地各村巡視三周。整個圓軍活動持續幾個小時,圍觀的市民和游客里三層外三層。
據悉,當地村民每年舉行的圓軍表演,為是的給第二天要開始的大型“裝軍”巡游作準備。“裝軍”,是軍坡節最具特色的內容,它模仿冼夫人在駐地開府設帳時,閱兵行軍的儀式而舉行的一種群眾性紀念活動。“裝軍”隊伍過去主要分為兩大部分,包括文裝隊和武裝隊等,而現在的人們對裝軍活動不斷進行改革,在既保持傳統的藝術形式的同時,又賦予新時代的內容,增加了彩車隊、方旗隊、古代女兵隊、舞蹈隊、號鼓花樣表演隊、腰鼓隊、花環隊等。
分會場:海口各地慶祝活動高潮迭起
3月20日,本屆冼夫人文化節除了主會場活動外,海口市四個區分會場的各項活動也紛紛密集上演,高潮迭起,吸引了不少當地市民和游客前來觀看。
在海口市龍華區中山街道辦的得勝沙步行街,隆重的“裝軍巡游”活動在這里上演。模仿當年冼夫人“出征”的裝軍隊伍有數百人組成,他們穿著華麗的服裝,舞著龍獅,拿著兵器,推著戰車……一路巡游在海口騎樓老街以及附近海口老城區的大街小巷內,街巷內四處掛滿了“冼”字紅旗,熱鬧的腰鼓表演,吸引著市民紛紛駐足觀望,場面喜慶熱鬧。
在瓊山區云龍鎮,這里先后舉行了文藝演出、拔河比賽、瓊劇、公仔戲、八音以及舞獅摘星表演。在瓊山區紅旗鎮的墨橋石玉懿美夫人廟,這里夫人游村坐坊儀式非常隆重。在美蘭區三江鎮和西秀鎮榮山村冼夫人紀念館廣場,大型裝軍巡游、文藝演出、瓊劇演出也紛紛上演,廣場舞匯演更是吸引了大量當地居民的觀看。
據悉,3月21日到3月26日,此次文化節四個區各分會場仍將有不少精彩的民俗活動和文體活動舉行,主辦方繼續向廣大市民和游客發出邀請,期待大家的廣泛參與。特別值得提醒的是,3月21日開始至3月23日的每天上午11:00-17:00,主會場新坡鎮冼夫人紀念館將舉行由一千多人參與的大型民間“裝軍出游”活動,該項活動是冼夫人文化節期間最具民俗特色的活動之一。此外,活動還穿插舉行武術表演、百姓大舞臺等豐富的節目。
新坡鎮文化廣場舉行舞龍表演(南海網記者陳望攝)
新坡鎮文化廣場舉行舞龍表演(南海網記者陳望攝)
小女孩是“圓軍”文裝隊一份子(南海網記者陳望攝)
“圓軍”隊伍在新坡鎮開始巡游(南海網記者陳望攝)
“圓軍”隊伍在新坡鎮巡游表演(南海網記者陳望攝)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