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昌江棋子灣在秋日夕陽斜照下,石頭泛著金黃光。
昌江王下鄉(xiāng)南堯河十里畫廊,旖麗秀美的風光、鬼斧神工的懸崖峭壁。
昌江奇石協(xié)會展出的卷紋奇石《歲月痕跡》。
文海南日報記者 楊勇 特約記者 曾高文 圖海南日報記者 李英挺
“山海黎鄉(xiāng),純美昌江。”聽慣了這句耳熟能詳?shù)某鞘行麄髡Z,似乎這就是昌江的全部。
但真正的昌江,除了山與海、民族風情之外,還有一物讓人流連———石頭和石頭景觀。
在中國,幾乎每個旅游景點都有一塊所謂的“奇石”,或刻上景點名字,或號稱有神秘來源,這些奇石也成為大多數(shù)中國人旅行時留念照片里的主角。
昌江的石頭,從材質(zhì)而言說不上名貴,但確與其他地方的石頭有不同。其不同之處,在于歲月賦予的文化內(nèi)涵,或是神仙傳奇,或是王者之氣,都讓普通的石頭披上了一層神秘的外衣。
石頭與海
有人說:“在中國的海邊,再也難找到像棋子灣那樣美麗的海灣了。”話雖說得絕對了些,但棋子灣確實是美麗的。它有碧藍的海水、驚艷的日落海灘和夕陽下色彩斑斕的礁石,并一直伴隨著一個兩位仙翁對弈下棋的傳說,這也正是“棋子灣”名字的由來。
相傳兩位仙人降臨棋子灣,一邊享受海景一邊下棋,從清晨戰(zhàn)到中午,彼時烈日當空,二仙渴餓交加。當?shù)貪O民拿來鮮魚、酒肉和茶水為仙人消饑解渴。兩仙邊吃邊殺,棋罷,待要重謝漁民已不見他們的蹤影。為感謝漁民的好心腸,仙人把棋子撒到海里,抵擋風浪,造福黎民,從此棋子灣內(nèi)海水清湛,奇石秀巖層疊至岸,風平浪靜,魚蝦豐盛。
從空中看海岸線達20公里長的棋子灣,海灘的曲線像繪畫大師隨意信手畫下的水波曲線,流暢飄逸、驚瀾起伏、款款有情。沙灘上,一道茂密的綠色林帶,沿著婉轉(zhuǎn)綿延的海灘像相濡以沫的情侶不離不棄緊緊相隨。
海灣雖美,但棋子灣最神奇之物莫過于那些散布在海灘邊的石頭了。
沿著沙灘走到轉(zhuǎn)角之處,那石頭海灘的世界便展現(xiàn)在眼前。延綿千米遍布著奇形怪狀的天然礁石,歷經(jīng)千百年來的風吹雨打,烈日暴曬,海浪侵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瑰麗奇景,仿佛濃縮了的丘陵、湖泊、溝壑、冰川、懸崖。還有褐紅色及灰色的巖石相互輝映,巖石中曲曲彎彎的血痕線條,油畫出了海灣的滄桑,海岸邊爬滿了礁石的海貝蠣,素描了生命的印記。挺立的仙人掌,靜靜綻開的粉色花朵,點綴了這片海礁的暖意。夕陽西
下,這片礁石更是色彩斑斕,變化萬千。
而海灘上,則有小的圓的石頭象仙女撒花般疏疏散散地撒落在沙灘上,經(jīng)海水沖刷變得圓潤的卵石,恰似仙人對弈的棋子。
這些景色,在棋子灣的大角。而在小角,卻又是另一番情趣。
小角的石頭,令人稱奇的是那巖石的自然形態(tài)。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雕塑大師,妙手刻出千姿百態(tài)各有神韻的石雕。有的像飛禽在翩躚起舞,有些又如雄壯兇猛的走獸在恕吼;似懸崖徒壁山仞百丈令人心驚,像怪石奇峰洞淵嶙峋使人迷途。
在這里,石頭似乎是有生命的,你不妨放飛你的思想,你聽得見石頭與石頭之間的私語嗎?我看石頭多嫵媚,石頭看我是否也如是?而棋子灣的活力和魅力,恰恰就在于它是石頭的伊甸園。
石頭與山
與棋子灣相隔不遠,有一座石頭山叫昌化嶺,嶺不高,卻因“峻靈王”而聞名。
峻靈王何許人也?蘇東坡在《峻靈王廟碑》已點明,峻靈王實指昌化大嶺中的巨石“化身”。
峻靈王的民間傳說有幾個版本,其一說,峻靈王是天皇的第五個兒子,他在深山修煉成真,那時正值“海南濁浪排天,天地不分”,女媧令他下到昌化補天。他撫鎮(zhèn)海南,保佑昌化太平,贏得百姓的崇拜。
還有一說,遠古時代昌化海中來了一條興風作浪的惡龍,整日搞得民不聊生。天上一位大力神決心為民除害下到凡間,跟惡龍搏斗了七天七夜,最后斬殺了惡龍。在完成心愿后,大力神體恤當?shù)匕傩?,怕還有妖魔前來擾亂昌化,于是他就地化作巨石,永遠矗立在昌化嶺上,時刻保護著這一帶的生
靈。
《峻靈王廟碑》中說,在后漢時代,伏波將軍南下平交趾(今越南河內(nèi)),在聽說了昌化嶺神石的故事后,將神石封為“鎮(zhèn)海廣德王”;宋元豐五年,宋王朝又下詔封昌化嶺神石為“峻靈王”,并于附近建起神廟供人祭拜;清光緒年間,又改封為“昭德明王”,同時在昌化城西建起明王廟。
蘇東坡認為自己能九死一生離開海南,全賴峻靈王的庇護,并對此深懷感激。在文中他寫到“自念謫居海南三歲,飲咸食腥,陵暴颶霧而得還者,山川之神實相之。再拜稽首,西向而辭焉,且書其事,碑而銘之”。
山上有座“峻靈王”廟,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昌江、儋州等地漁民捐資所建。而歷史上,“峻靈王”廟始建于北宋,明代重修,“文革”中遭受毀滅性的破壞,廟宇被夷為平地,廟碑被砸碎。
雖然“峻靈王”廟命運多餒,但這并不影響峻靈王在昌江、儋州、臨高一帶沿海漁民心中的地位,如今的“峻靈王”廟依然香火旺盛,時常有人登山虔誠拜祭。
一塊巨石并不稀奇,但恰恰是一塊有故事的巨石,造就了昌化嶺的神奇與神秘。
石頭與洞
皇帝洞位于昌江王下鄉(xiāng)的五勒嶺下,距縣城石碌鎮(zhèn)60多公里。坐落在霸王嶺熱帶雨林內(nèi),依山傍水,是個石灰?guī)r大溶洞,主要由地下水長年溶蝕而成,洞內(nèi)冬暖夏涼。
南堯河從洞口前流過,從遠處眺望,像一頭張開嘴的大水牛。洞寬約60米,深約130米,高25米,面積約7800平方米,洞廳呈拱形,平坦寬敞,可容納上萬人。洞內(nèi)小徑蜿蜒曲折,群燕飛舞,鐘乳石多姿多彩,游人行于其間,會覺得意趣盎然。
在洞的東南方,有一處90米長的天然石景,當中有一個寶座,椅上坐著一石人,兩側(cè)站有石衛(wèi)士,這情景酷似皇帝登基,故此洞名為“皇帝洞”。在石景后面有“皇宮”,門口有三片橫石,像掛的彩錦,門后有一石柱,柱身上雕龍繪鳳。宮頂上有一通天洞口,長2米,寬1.5米,像天窗,光線照射下來,使洞里光彩奪目。攀登著石階可以從天窗外爬上洞頂,觀賞四周的群山、稻田以及黎族村寨。
在皇帝洞前,可以看到南堯河。小河彎彎曲曲,順流而下便是著名的大廣壩,河兩旁是茂密的森林和奇形怪狀的石頭,景色別致。順流而下十里,都是懸崖峭壁,峭壁上有自然生成的各色圖案,有的像動物,有的像人,有的像樹木……因此被當?shù)厝罕姺Q作“十里畫廊”。
網(wǎng)友關(guān)山遙遙曾寫一首打油詩贊曰:“十里畫廊景色幽,峰姿弄影水中流。長焦短距隨心攝,入鏡風光可解憂。”可見,十里畫廊之美,有化外之感。
走在昌江的土地上,山與海的輝映相得益彰,但是遍布各處的奇石,則是這片土地上記憶歷史的不老神奇。[page]
精美的石頭會唱歌
昌化嶺上被稱為“峻靈王”的奇石。
昌江奇石協(xié)會展出的水沖石《人參》。
棋子灣變幻莫測的石頭。
昌江棋子灣棋子般的小石子。
昌江奇石協(xié)會展出的奇石紋路形似喜鵲,名為《喜上眉梢》。
文海南日報記者 楊勇 特約記者 曾高文
昌江已發(fā)現(xiàn)的礦種有26種之多,其中具有開發(fā)價值的有14種。就旅游資源開發(fā)而言,海岸景觀石、黃蠟石、昌化江各類奇石具有很高的觀賞和收藏價值。
而奇石資源的開發(fā),也必定會給昌江旅游帶來更多的色彩。
昌江文化公園一樓寬闊的展廳里,展臺上擺著各種各樣的象形石、圖案石、紋理石、料石等上百塊石頭,金光閃閃的黃蠟石,形態(tài)各異的奇石,更吸引眼球的圖案石讓人驚嘆叫絕……昌江奇石協(xié)會會長饒健東每次看到它們,心頭總不能平靜。
饒健東對石頭的感情,正如陸游有詩云“花如解語還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在饒健東看來,奇石巧奪天工獨一無二。他說:“奇石里蘊含很深的藝術(shù)價值,命名、賞玩的過程,就是你了解自然界無限魅力的過程。”
2004年,在昌江自來水廠供職的饒健東開始癡迷于石頭收藏,到現(xiàn)在藏有不少石頭。他說:“每塊來自大自然的石頭都有生命,或大或小,只要有形,藏石者觀之可以有所感、有所悟,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再說,賞石各有各的看法,相由心生,自己喜歡才是最重要的,如果雅俗共賞,就可稱為上品。”
隨著“藏石熱”日漸升溫,昌江奇石協(xié)會的正式會員目前已有50多人。在昌江縣委宣傳部、縣文聯(lián)的支持下,會員經(jīng)常聚在一起品玩各自手中的奇石,相互交流奇石收藏心得。
展廳的正中,一塊玉化程度較高的黃蠟石極為惹眼。饒健東說,這塊石頭,曾經(jīng)有相中的玩家出價高達100多萬元,但收藏者仍不愿出手。
“會員里有不少人賣過石頭,據(jù)我所知成交金額高的有六七萬元。”饒健東說,奇石是一首無聲的詩,一幅有色的畫,從大自然中尋找美,石頭是一種最直接、最直觀的媒介。
而在昌江國土局礦產(chǎn)資源開發(fā)管理股主任科員王平的眼里,昌江是一個“奇石”資源較為豐富的“富礦”。
王平說,昌江縣城“石碌”一詞的起源可追溯至1782年,當時人們在此處大山地表發(fā)現(xiàn)銅礦,呈孔雀石色,故名“石綠嶺”,后稱“石碌嶺”。由此可見,昌江與石頭有著頗深的緣分。
王平介紹,昌江已發(fā)現(xiàn)的礦種有26種之多,其中具有開發(fā)價值的有14種。就旅游資源開發(fā)而言,海岸景觀石、黃蠟石、昌化江各類奇石具有很高的觀賞和收藏價值。
“到底有多少家底,因為沒有系統(tǒng)的調(diào)查,至今還是一個秘密。”王平說,這更增加了昌江奇石的神秘感。而奇石資源的開發(fā),也必定會給昌江旅游帶來更多的色彩。
“期待有一天,精美的石頭,能夠唱出動人的歌謠。”饒健東撫摸著展廳里的一塊塊冰冷的石頭,充滿溫情,滿懷憧憬。
海南南海網(wǎng)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jīng)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wǎng)監(jiān)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wǎng)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wù)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wǎng)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