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萬寧:賽龍舟、聽故事、品文化
感受萬寧龍的傳說
3月2日,2014年中華龍舟大賽正在進行中?! ∧蠂际袌笥浾?王洪旭 攝
2月14日,元宵節(jié)當天,萬寧市萬城鎮(zhèn)的紅龍上街。 南國都市報記者 王洪旭 攝
東山嶺景區(qū)潮音寺威武的龍柱?! ∪f寧市宣傳部供圖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對每一個炎黃子孫來說,龍的形象既是一種符號、一種意緒,更是一種情感。
對于萬寧人來說,流傳至今的龍文化有個美麗的傳說,逐漸演變成最深最真的民間信仰,具體表現(xiàn)為:賽龍舟、洗龍水、解粽子、舞長龍、吃龍須。
3月2日,2014年中華龍舟大賽在萬寧市港北港圓滿落幕,32支參賽的龍舟隊和數(shù)萬觀賽的游客,也親身體驗和感受到了萬寧龍的傳說?!跄蠂际袌笥浾?王洪旭
賽龍舟有傳統(tǒng)
一個漁村走出兩支龍舟隊
“我要退了,讓給年輕人去拼。”
3月2日,海南萬寧龍舟隊的教練卓志平說,參加完這次中華龍舟大賽,他就要退出龍舟隊了,今年43歲的他,臉上寫滿了不舍和憂傷。
1990年,海南萬寧龍舟隊成立,所有隊員均為萬寧市和樂鎮(zhèn)港下村委會漁民,當時年僅19歲的卓志平,成為第一批龍舟隊隊員,從劃手、鼓手到教練,如今的龍舟隊不知更換了多少批人,有的人來了受傷了又走了,而只有他堅守了24年,成為龍舟隊中的元老。
卓志平說,這個龍舟隊雖然成立時間很久,但是一直是業(yè)余龍舟隊,早年很少有機會參加大型龍舟賽事,而只是在端午節(jié)時,在港北舉行民間賽龍舟,為了祭海神,祈求海龍王賜予捕撈好收成,并庇佑漁民出海平安歸來,據(jù)老輩人說,賽龍舟的傳統(tǒng)從宋朝就開始了,一直保留到現(xiàn)在。
“重在參與,畢竟是業(yè)余龍舟隊。”今年的中華龍舟大賽中,海南萬寧龍舟隊無緣半決賽,只在排位賽中與專業(yè)龍舟隊競逐,但是卓志平認為,能夠參加國內頂級的龍舟賽事,就已經知足了,更重要的是延續(xù)和傳承這一傳統(tǒng),讓年輕人接著玩,一代一代的傳下去。
卓志平說,今年龍舟隊“大換血”,有10多名年輕仔加入,我的小孩也是劃手,明年我就在岸邊當觀眾了,給年輕人加油。
在港北港這個海邊漁村,還有另外一只漁民龍舟隊,那就是海南和樂龍舟隊,所有隊員均為和樂鎮(zhèn)港上村委會漁民。兩只龍舟隊,都享譽海南島,并在海南省舉辦的龍舟公開賽中多次拿獎。
一個漁村走出兩只龍舟隊,真是不簡單。“我們平時出海捕魚,在海上都練了一身本事,一般都是比賽前,才進行集中訓練。”龍舟隊員翁先生說。
2012年1月,海南和樂龍舟隊成立,鐘華香成為龍舟隊的教練,他的自我評價是,“我們是一支特別能吃苦、顧大局、善戰(zhàn)斗的隊伍。”
今年,海南作為賽事東道主,萬寧的兩支龍舟隊均參賽,但都無緣半決賽,但他們都非常開心,“重在參與,全力拼搏終無悔。”
鐘華香說,2012年剛成立時,他們就參加了2012年中華龍舟大賽,當時在500米賽道中獲得第七名,相比今年成績更好。
2012年6月,中國龍舟公開賽(澄邁站)暨海南省第四屆運動會上,海南和樂龍舟隊獲得了200米全省第一名,200米全省第二名,總分第一名的好成績;并在中國龍舟公開賽的200米、500米、5000米賽道中均獲第五名。
“我們還受邀到杭州參賽。”2012年9月,鐘華香帶隊到杭州參加中國龍舟公開賽總決賽,獲得200米第九名,500米、5000米均第十五名的成績。
舞長龍有癡心
兩個舞龍世家代代相傳
“鼓聲敲、鞭炮響、摸龍頭、過龍肚……”
萬寧市人對龍有著特殊的情感。每年春節(jié)和元宵節(jié),舞龍的隊伍一出現(xiàn),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相迎相送,據(jù)傳說,龍走過的地方,會風調雨順、幸福安康。因此,只要有舞龍,家家戶戶都歡迎入戶舞龍,大人也抱著孩子過龍肚,求平安。
萬寧縣城,有兩條龍。一條是出自萬城鎮(zhèn)西門社區(qū)的西門青龍,另一條是出自萬城鎮(zhèn)賓王村的賓王紅龍,相傳西門青龍為龍母,賓王紅龍為龍公,兩條龍一雌一雄,一青一紅。
為什么在萬寧流傳著這樣兩條龍,如今我們已經無法考證了。
關于賓王紅龍,相傳很久以前,賓王村連年干旱,村民建壇求雨,忽見南海上云霧翻騰,一條紅龍躍出海面,乘祥云直奔滇池,在那里,捕玉蚌,取珍珠,返回萬寧后降雨救災,并把珍珠獻給人間,得紅珠者高中狀元,得白珠者富貴榮身。
“吸南海碧波呈瑞氣,捕滇池寶珠獻人間。”這幅對聯(lián)正是對這一傳說的總括。此后村民以龍為吉祥物開展民間文藝活動,拜賀吉祥,除邪扶正,久而久之,舞龍便成了萬寧的習俗。
無論是關于青龍還是紅龍,已經延續(xù)著幾百年來甚至更長時間,已承載著萬寧人對龍的崇拜與敬重。
萬寧有四大主要河流:太陽、龍滾、龍首和龍尾河,從河流的名稱似乎可以看出,太陽與龍在萬寧人心中的分量。如今,在萬寧,依舊可以找到各種龍圖騰的痕跡,舞龍時,大人小孩總是在龍身下穿越,近龍摸龍,據(jù)說這樣可以給人帶來好運。
“長成以后是龍的傳人。”
萬寧市萬城鎮(zhèn)西門社區(qū)的陳家,是青龍的舞龍世家,現(xiàn)年80歲的陳世平老人,曾是這支舞龍隊的“龍頭”,從他的爺爺開始,到現(xiàn)在他的孫子,一家五代人都是舞龍人。老人頭發(fā)有些花白,額頭布滿皺紋,但目光犀利有神,對于舞龍情愫依然不減當年。
“龍長有80多米,只要舞龍人各就各位,轉瞬間,臥龍就變飛龍。”據(jù)陳正平老人回憶,在兩歲時,他就喜歡上了舞龍,大人舞龍時他跟著跑,追著看,有時父親舞龍珠也把他扛在肩上,慢慢的他學會了舞龍珠。
舞龍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被禁了;直到1983年,萬寧重新恢復舞龍這個傳統(tǒng)節(jié)目。當時已年過50歲的陳正平,只好把在外地工作的兩個兒子招回來?,F(xiàn)在,這一舞龍的手藝,已經傳給了孫子陳小郁,舞得還不錯。
地上“龍宮”東山嶺
美味“龍須”后安粉
“山不在高,有仙則鳴”,萬寧市4A級景區(qū)東山嶺,就是這樣一座奇山,這里遍山奇石,最有名的當屬舊版《紅樓夢》電視劇片頭中一塊神姿仙態(tài)的“飛來石”,正是出自此地。
這個美麗的傳說是這樣的: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巨鰲馱著三座仙山蓬萊、瀛洲、方丈時,常出現(xiàn)在虛無飄渺的海上,三仙山上生長著長生不老的芝草,有仙人在山上日夜煉不死的丹藥,山上丹泉潺潺,瑤草凄凄,極其美麗,但若是有凡人想靠近仙山,都會被海上刮起的大風吹走而不能如愿。
有一天,巨鰲馱著三仙山經過南海,海上風起云涌,惡浪滔天,巨鰲只好把三仙山暫時馱到海邊躲避風浪。
海底的蝦兵蟹將,探得有仙山??堪哆叄泵s回龍宮稟報南海龍王廣利。廣利正因為龍宮中的太醫(yī)用盡百藥,也無法治好母親的重病而大發(fā)雷霆,聽得有仙山??亢0?,心想求來靈丹妙藥治好母親的病,于是帶上諸多“嘍啰”駕上龍舟奔海邊而來。
這天,正巧南海觀音出巡,得知此事后,便喚來南海龍王問罪。
南海龍王自知此罪難逃,在望海瑤臺上落淚興嘆,把私闖仙境的緣由向觀音菩薩一一道來,看在龍王求丹救母這份孝心上,鶴上仙人賞給了他一粒仙丹,觀音菩薩放他回龍宮救母,但為了不讓其回去時興起的風浪,再禍及當?shù)匕傩眨兔铨埻醢妖堉哿粝隆?/p>
老仙公見狀,取出寶仗向地面一指,瞬間開出一洞,兩塊大石疊成高3米的洞門,在仙公的指點下,帶著自己的蝦兵蟹從三十六洞順利返回南海龍宮。
之后,觀音找來土地爺問這為何方勝地,土地爺答曰:此地乃是萬州府之東山再起之地也。
二月二,剃龍頭,吃龍須。萬寧的后安粉,便是代表吉祥福瑞的龍須粉。
據(jù)《萬寧志》記載,后安粉已有數(shù)百年的歷史了,最早發(fā)源于宋代。后安粉湯底的制作,簡單來說是用豬骨、粉腸、大腸、豬內臟等熬成的,配料有炸蝦米、鴨蛋等。
現(xiàn)在,后安粉傳遍海南島,成為市民早餐的首選。但各家有各家的味道,祖?zhèn)髅胤蕉甲约毫?,很少外傳,但食客總是意猶未盡。
如今,萬寧已成為“候鳥”老人的養(yǎng)生天堂,由于北方霧霾,而萬寧空氣清新,春節(jié)后,大多數(shù)“候鳥”推遲北歸,每天早上吃一碗后安粉,將成為他們最懷念的事。
中華龍舟大賽萬寧站落幕
南海九江女隊獲“雙冠王”
南國都市報3月2日訊(記者 王洪旭)3月2日,正值農歷二月初二,2014年中華龍舟大賽在萬寧市港北港落幕,廣東南海九江隊女隊榮獲“雙冠王”,其中海南兩支龍舟隊無緣決賽。
在職業(yè)女子23人200米直道競速決賽中,南海九江隊一路領先,蟬聯(lián)冠軍。江蘇武進和香港友誼隊分獲第二、第三名。而500米直道競速依舊是南海九江隊的天下,江蘇武進和汕尾仁榮尾隨其后。
職業(yè)男子23人200米直道競速決賽中,去年總決賽冠軍廣東順德樂從隊輕松奪冠,東莞麻涌隊獲得亞軍,首次參加中華龍舟大賽的新華學院隊獲得第三名。男子500米直道則由東莞麻涌隊奪得桂冠,順德樂從和新華學院分獲第二、第三。
大學生12人200米及500米直道競速比賽中,天津師大收獲女子兩冠,北華大學包攬男子兩金。此外,廣東汕尾市海豐任榮隊的焦飛舟被評為“優(yōu)秀鼓手”,香港友誼?;⒆嘘牭暮蔚旅鞅辉u為“優(yōu)秀舵手”,福州市倉山區(qū)蓋山鎮(zhèn)浦下隊的林明華被評為“優(yōu)秀鑼手”。
據(jù)悉,2014年中華龍舟大賽共設8站賽事,海南萬寧站是第一站,也是賽事中唯一在海上比賽的一站;下一站是江西鄱陽湖。
海南南海網(wǎng)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wǎng)監(jiān)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wǎng)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wǎng)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