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噴噴的三色飯。本報記者 王凱 攝
三色飯。本報記者 張杰 攝
■ 本報記者 羅霞
說起米飯,大家會首先想到白米飯,不過你吃過有多種顏色的米飯么?在海南眾多的特色美食中,如果要找色彩驚艷、香味絕倫、口感甜滑的品種,恐怕一定要嘗嘗海南苗族風(fēng)味美食“五色飯”、“三色飯”。這看似簡單的美食,吸引著許多美食愛好者去品嘗“解密”。
在海南,苗族是海南島的世居少數(shù)民族之一,居海南少數(shù)民族人口總數(shù)的第二位,主要分布在海南島的中南部山區(qū)。
在農(nóng)歷“三月三”民間節(jié)慶之時,幾乎苗寨家家都會制作一種極富民族特色的飯,那便是“五色飯”。海南苗族五色飯,俗稱五色飯,又叫青精飯或花米飯,因糯米飯呈黑、紅、黃、紫、白5種顏色而得名。其用獨特植物汁液作為天然色素拌在米中,并放進特制的木蒸籠中蒸成。這種米飯藥味甘香,飯團甜滑,形態(tài)美觀,可以開胃去火。
別看“五色飯”、“三色飯”樣子樸實,但其做法絕不簡單,而且極需時長,因此制作時需要特別耐心。
海南苗族五色飯有紅、黃、紫、白、黑五色。黑色糯米飯即用楓葉及其嫩莖之皮,放在臼中搗爛,稍為風(fēng)干后浸入一定量的水中,浸泡一天一夜后,把葉渣撈出濾凈,即取得黑染料液。黑染料汁要放入鍋中文火煮至五六十度,再把糯米浸入其中。
黃染料,可用黃花汁、黃梔子、黃姜等植物的果實、塊莖提取。將黃花汁煮沸,或?qū)ⅫS梔子搗碎放入水中浸泡,即得到黃澄色的染料液,也可用黃姜搗爛后與糯米拌均用力搓,可得黃色的糯米(可直接蒸,不用浸泡)。
紅染料、紫染料是用同一品種而葉狀不同的紅藍草經(jīng)水煮而成。葉片稍長,顏色稍深,煮出來的顏色較濃,泡出來的米即成紫色;葉片較圓,顏色較淺,煮出來的顏色較淡,泡出來的米即成鮮紅色。
提取四種液汁出來后,分別把不等量的米放入其中浸泡,等其上色后放入蒸籠中蒸約一個鐘頭,便可蒸出黑、紅、黃、紫、白(糯米本色)五種顏色的糯米飯。這樣做出來的五色糯米飯色澤鮮艷、五彩繽紛、晶瑩透亮,再加上它的滋潤柔軟、味道鮮美、醇正平和、且有微甘,吃起來真是令人回味無窮。
用天然植物染成的五色糯米飯,不僅美觀美味,而且有一定的藥用價值。紅蘭草有生血作用,清代《侶山堂類辯》曰:“紅花色赤多汁,生血行血之品”,“黃花飯”或梔子有清熱涼血等作用,古書里說楓葉“止泄益睡,強筋益氣力,久服輕身長年”,還說用楓葉煮成的青精飯,人食之能“堅筋骨、益腸胃、能行、補髓”。
而在制作三色飯時,首先將桑葉、紅藍藤葉分別用水浸煮1.5小時,至水分別著黑色和紅色時撈出葉渣,色水待用,黃姜搗爛,擠液漿,加入溫水500克,浸出黃色。隨后山蘭米淘凈濾于水分,分成3等份,分別放過3種不同顏色的色液中,浸泡8小時,染上顏色為止,將米撈出濾干水分。然后三種顏色的山蘭米分別上籠隔水蒸(米中不再加水),約1.5小時至熟取出,趁熱將椰漿分成3等份,加入3種飯中控勻。最后取小山棕葉1片平鍵盤中,取3種米飯各50克,分3面捏成金字塔(三角)形,飯中加入適量白糖,將棕葉順勢卷起,包住三色飯便成。
海南南海網(wǎng)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谑薪鸨P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jīng)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wǎng)監(jiān)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wǎng)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wù)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wǎng)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