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妇荡岳丰满交换做爰,九色网站入口,国内精品久久人无码大片,啊啊啊啊慢点插免费视频

首頁 > 旅游周刊 | 賞瓊州古風 品書院文蘊
旅游周刊 | 賞瓊州古風 品書院文蘊
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劉夢曉 李佳飛 鄧鈺    2019-12-04

?

  編者的話:

  書院是中國傳統(tǒng)教育的重要形式,多個書院在海南古代教育史上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例如瓊臺書院、東坡書院、蔚文書院、溪北書院、萬安書院等,不僅培育了大量棟梁之才,更廣泛傳播了中華文明和海南的傳統(tǒng)特色文化。

  在文化旅游大行其道的今天,書院是了解地方文化的好去處。賞古書院,品古宅新味,一棟棟文蘊深厚的古建筑,或古樸莊重,或簡單大方,一磚一瓦,默默佇立于時間的長河中,彰顯著文化魅力,訴說著海南文化傳承和交流的故事。

  東坡書院

  一覽東坡載酒堂 千年文化亦鮮活

東坡書院。海南日報記者 李幸璜 攝

  海南日報記者 劉夢曉

  在中國歷史文化的天空,蘇軾是一顆璀璨奪目的巨星,他的天才、靈動,他的超逸、多情,為后人留下一筆筆精神財富。在儋州,東坡書院是蘇東坡留給當?shù)厝司裎拿?、歷史文明的具象載體。

  儋州東坡書院位于中和鎮(zhèn)東郊一里,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占地面積超過3.23萬平方米,它被美譽為“天南名勝”,明代“儋州八景”之一。

  在夏天,東坡書院門前是一片“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映天美景。

  荷花塘上又長又彎的九曲橋,成了人們領(lǐng)略東坡文化的橋梁。九曲橋兩邊欄桿上有眾多扇面雕刻畫,反映的是蘇東坡在儋州生活、寫作、授徒、勞作等情景。

  走過九曲橋,上岸是一座“臨池”的亭子,兩邊亭柱上是一副楹聯(lián):“樂奏人歌見世情,水光荷影觀魚性”。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和蘇東坡的品格、性情相似不過。一池荷花的盛開,更是蘇東坡文化的生動體現(xiàn)。

東坡書院。海南日報記者 李幸璜 攝

  細觀東坡書院,書院的主體建筑按中國古建筑的傳統(tǒng)做法構(gòu)建在中軸線上。大門簡樸,門口的上方懸掛著清代書法家張績書寫的“東坡書院”木匾。

  書院里,綠瓦重檐斗拱的載酒亭是逛書院必要的打卡地。載酒亭上下兩層,上層四角,下層八角,各角相錯,角角翹起呈欲飛之勢。亭的東西兩側(cè)是蓮花池,亭、池相依,倒影成趣。載酒堂的門頭正中,掛一塊“先生悅之”的大匾。堂中一組三人玻璃鋼彩塑生動地再現(xiàn)了東坡居儋時的生活情景:蘇東坡一卷在握,目光炯炯,神采奕奕,正循循善誘地講授;黎子云聚精會神地聆聽,一雙熱切的眼睛里,充滿求知的渴望;蘇東坡之子蘇過靜靜地陪伴于東坡身后。

  書院大殿在載酒堂后面,兩者相隔一庭院,左右兩側(cè)是廊舍,與載酒堂形成一個四合院,庭院中有一棵上百年的芒果樹,葉茂蔭濃,使整個庭院顯得幽靜肅穆。東坡講學的彩雕陳列大殿正中,書院內(nèi)大殿和兩側(cè)耳房,展出蘇東坡許多書稿墨跡、文物史料和著名的《坡仙笠屐圖》。

  書院的東園有一口欽帥泉,是東坡先生在載酒堂講學期間親手開鑿的。圓形的井口,石砌的井壁,鋪著石板的井盤和井欄,看上去尋常普通,但神奇的是,此井至今已有900余年,從未干涸,且水涌不斷,清澈如初。如今游人們到了東坡書院,都喜歡汲此泉水洗手,據(jù)說可以沾上文豪的靈氣。

  實際上,蘇軾當年初到儋州時,看到黎民大多不事農(nóng)業(yè),主食只有薯芋、魚類,他便著手設(shè)館辦學,勸人耕耘,并指導百姓挖井取水,采摘草藥治病。第二年春天,蘇軾創(chuàng)作了著名的《減字木蘭花·己卯儋耳春詞》:“春牛春杖,無限春光來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花似肉紅。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楊花似雪花?!?/span>

  蘇東坡因春光明媚、春風拂拂、鮮花盛開、白絮飛揚而興奮不已,更可喜的是儋耳農(nóng)業(yè)勞動風氣的扭轉(zhuǎn),更令東坡欣慰。

  三年后,蘇東坡離開海南時留戀地寫下了《別海南黎民表》:“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遠游。”更是直接將海南當作自己的家,建構(gòu)起精神家園。件件詩句遺作,也正是東坡書院想要傳達給人們,蘇東坡內(nèi)在至高的精神境界和價值觀,一種“此心安處即吾鄉(xiāng)”的豁達樂觀。

  ◆小貼士◆

  東坡書院位于儋州古城中和鎮(zhèn),離儋州市政府所在地那大鎮(zhèn)40多公里,周一至周日08:30-17:30開放,門票為每人25元。

  蔚文書院

  “孔子學堂”書聲瑯瑯

蔚文書院。海南日報記者 李幸璜 攝

  海南日報記者 李佳飛

  蔚文書院原名玉陽書院,原址坐落于鎮(zhèn)恬山麓,因玉陽山而得名,書院環(huán)境古雅靜謐。如今,書院舊址位于文昌市主城區(qū),緊挨著文昌孔廟和文昌閣,雖身處鬧市,卻依舊寧靜祥和。

  2009年,文昌市政府對蔚文書院在原址上按照原貌進行修復。修復完畢的主體建筑由書院大門、民國圖書館、講堂、后堂和尊經(jīng)閣組成,是文昌孔廟文化景區(qū)的一個組成部分。

  游覽蔚文書院,會折服于它的歷史悠久。蔚文書院建立至今已歷經(jīng)400余年,是海南古代著名的書院之一。書院建成后,確立了講會制度,重在講學,允許不同學派講學,具有初代書院的教學特點,是一家典型的“講會式”書院,與注重日課、月考的“考課式”書院截然不同。于是,蔚文書院吸引了瓊州各地著名學者百里赴講,士人學子更是趨之若鶩,王弘誨、許子偉等海南名師曾在此講學。

  蔚文書院古色古香的建筑,營造出清靜幽雅的讀書環(huán)境,令人向往。粉磚色的墻體、碧綠的草地、彩色的雕梁畫棟,點綴在青灰色的瓦片下,飛檐翹角勾勒出古書院的盎然生機。

  當然,作為文昌孔廟文化景區(qū)的有機組成部分,游覽時必然也少不了一起觀光孔廟,這里是海南省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譽為“海南第一廟”,明清兩代建筑工藝和啟蒙益智的儒家文化氛圍,讓人流連忘返。

  如果趕上“孔子學堂”文化課開講,或是文昌孔廟舉行“開蒙禮”,那更是一場盛大的傳統(tǒng)文化集會,書聲瑯瑯打破書院平日的寧靜,聞訊趕來的市民游客,一時間將前堂后院擠得滿滿當當。

  ◆小貼士◆

  蔚文書院位于文昌孔廟文化景區(qū)內(nèi),游覽需要攜帶身份證購買門票。景區(qū)周邊小食店比較多,推薦品嘗地道的文昌雞飯。

  溪北書院

  書法傳世 古韻溢香

溪北書院。海南日報記者 李幸璜 攝

  海南日報記者 李佳飛

  溪北書院位于文昌鋪前鎮(zhèn)文北中學內(nèi),坐北向南,建筑古樸,氣勢莊嚴。

  走進溪北書院正南朝向的大門,走過兩棵高大枇杷樹陰翳下的前院,穿過“講堂”和后院,登上“經(jīng)正樓”二樓,從廊道向西遠眺,可見雄偉的跨海大橋——海文大橋聳立眼前。

  溪北書院因位于當?shù)睾恿髦橄倍妹?,大門前方有一座半月形的泮池,講堂和經(jīng)正樓的兩側(cè)分別有東廊和西廊,兩道廊廡之外,各有三座學舍(西北角的一座已毀),走向和布局極其對稱,是目前海南建筑規(guī)模最大的古代書院。

  據(jù)說,書院由清末鋪前籍著名書法家潘存發(fā)起籌資建造,并獲得了雷瓊兵備道朱采和兩廣總督張之洞的支持。潘氏族譜記載,潘存出生于文昌鋪前港頭村,幼時人稱“神童”,后入仕為官,進京數(shù)載,直到晚年思鄉(xiāng)情切,方歸故里。他熱心教育事業(yè),在張之洞、朱采等人的支持下,修得溪北書院。

  修建溪北書院后,潘存購藏了許多書籍,勉勵年輕人勤勉讀書,并親自撰寫堂聯(lián)。溪北書院至今還保存著他的手跡:“學問無他,求益乎身心家國天下;載籍極博,折中于易書詩禮春秋?!边@是他對后人的期望,也是他終其一生的寫照。

  潘存是書法大家。據(jù)說,溪北書院前殿“講堂”和正殿“經(jīng)正樓”兩個牌匾均為潘存所書。有趣的是,細察可見,“講堂”的“講”字直筆缺豎,溪北書院的“書”字缺一橫筆。后人研究認為,這是中國書法史上意義深遠的兩個殘缺字,是潘存及其學生在告誡后人:作為師長,畢生有講不完的學;作為學生,畢生有讀不完的書。學海無涯,要刻苦自勵、孜孜不倦,由此也可見一代名家潘存的良苦用心。

  ◆小貼士◆

  溪北書院位于鋪前鎮(zhèn),前往游覽時可在鎮(zhèn)墟騎樓街區(qū)品嘗特色美食——糟粕醋,也可于清晨或傍晚時分,前往鋪前港選購隨船上岸的生猛海鮮。

  瓊臺書院

  鬧市中靜品書韻

?

瓊臺書院內(nèi)的奎星樓。海南日報記者 李天平 攝

  海南日報記者 鄧鈺

  想要了解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蘊,最直接的辦法,便是拜訪城市中最悠久的書院。瓊臺書院之于海口,便是這樣的一處存在。

  瓊臺書院位于瓊山區(qū)府城街道文莊路上。院墻之外,便是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的商業(yè)區(qū)。但似乎有一道無形屏障,將書院與鬧市喧囂隔絕。行人們穿過古色古香的大門,走進書院,便來到一個寧靜雋永的世界,只有悠悠書韻環(huán)繞。

  瓊臺書院創(chuàng)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相傳是后人為紀念海南第一才子、明朝大學士丘濬而建,由于丘濬號瓊臺,人稱瓊臺先生,故書院由此得名。瓊臺書院創(chuàng)建之初,僅一亭二院,書籍不多,設(shè)施簡陋,后幾經(jīng)擴建逐漸形成齋舍齊全,藏書頗多的中等規(guī)模書院。

  規(guī)模不算大,瓊臺書院卻是海南最重要的文化地標之一。舊時,瓊臺書院是海南最高學府,古代海南子弟登科入仕途的必經(jīng)階梯,書院掌教都由學問淵博及德高望重的進士或舉人出任。在書聲瑯瑯300余年中, 瓊臺書院共造就了1名探花、10多名進士,教化生徒超過萬人,培養(yǎng)了不少經(jīng)國濟世的人才,書香飄散,綿延至今。

  瓊臺書院共有三進院落,整體結(jié)構(gòu)窄而長,一進為游客中心,二進為書院博物館。博物館前的院子種植了兩排雞蛋花樹,如今正是立冬時節(jié),雖不見秀氣馥郁的花朵,但茂密綠葉在風中搖曳,增添了幾分蔥蘢綠意。

  進入三進,便看到書院的主體建筑魁星樓??菢歉叨?,綠瓦、紅廊、白墻,是一座磚木結(jié)構(gòu)建筑??菢且粚哟箝T的上方掛有一塊橫匾,上寫著“講學堂”三字,兩邊有楹聯(lián)一副,其內(nèi)容為:“樹老花偏嫩,春融枝亦樛”。樓內(nèi)有樓梯可上至二層,中梁正中還懸掛著一匾,上書“進士”二字,樓內(nèi)雕梁畫棟,異常別致。

  魁星樓前有兩座古銅色的人物塑像。兩人皆為瓊臺書院歷史上可大書特書的人物。其一為掌教張岳崧(1773年-1842年),他是科舉時代海南第一名“探花”。張岳崧宦海浮沉數(shù)十年,告老還鄉(xiāng)后,不顧年邁體衰,欣然出任瓊臺書院掌教3年,青燈黃卷,授徒不倦。另一人則是 《搜書院》故事中的掌教謝寶(1682年-1742年),為進士出身。

  張岳松塑像后,便是有名的書院白梅。梅花飄香,書韻悠遠。每年一月份前后,瓊臺書院的兩株梅花總會如約開放,如摯誠好友,穿越歲月滄桑,每年赴一場恒久的約會。每當這時,人們攜一份閑適心情,來到瓊臺書院游覽賞梅,別有一番滋味。據(jù)傳,其中一株老梅樹,是清代康熙年間雷瓊兵備道道臺焦映漢(陜西武功人),300余年前創(chuàng)建瓊臺書院時栽種的。

  瓊臺書院不僅培養(yǎng)了諸多人才,還留下一段才子佳人的動人故事。瓊劇《搜書院》便發(fā)生于此。劇中講述,書生張日旻與瓊州府鎮(zhèn)臺的婢女相愛,鎮(zhèn)臺震怒要嚴懲婢女,婢女逃進書院求救,鎮(zhèn)臺派人追至于此,書院掌教謝寶仗義執(zhí)言,門前擋駕,并乘夜將婢女送出城外,使張日旻與婢女終成眷屬。

  走訪瓊臺書院,總讓人身上的沉重和心中的浮躁在須臾間逃逸,流連其間,細品房前屋后綠意盎然,聞悠悠梅香,能讓人找回一種久違的寧靜心境。

  ◆小貼士◆

  書院地址:??诃偵絽^(qū)府城街道文莊路

  周邊美食:瓊臺福地美食街能吃到海南糖水、竹筒飯、炸炸、豬雜粉等本地特色小吃。

原標題:賞瓊州古風 品書院文蘊


責任編輯:陳賢玉
相關(guān)推薦
最熱評論
驗證碼:發(fā)表評論
熱新聞

海南南海網(wǎng)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jīng)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wǎng)監(jiān)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wǎng)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wǎng)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

新宾| 利辛县| 华容县| 抚宁县| 清丰县| 桐梓县| 慈溪市| 陵川县| 通化县| 乾安县| 治多县| 兴业县| 荥经县| 横峰县| 包头市| 周至县| 通榆县| 客服| 苍梧县| 阿巴嘎旗| 临湘市| 平遥县| 石城县| 安多县| 新干县| 高安市| 蒙阴县| 井冈山市| 巴塘县| 元阳县| 金平| 财经| 资中县| 永川市| 黄龙县| 工布江达县| 昌邑市| 宁河县| 曲水县| 乐平市|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