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虛擬展廳、3D文物、線上直播……疫情期間,我省公共文化服務“不打烊”
云端綻放文藝“宅”時光
豈曰無衣 與子同裳 貫首衣·海南黎族潤方言 (藏于海南省博物館)
?
心心相印 攜手前行 朱廬執(zhí)刲銀印·漢代 (藏于海南省博物館)
文\海南日報記者 趙優(yōu)
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博物館閉館、劇場取消演出、書店暫停營業(yè)、影院不再熱鬧……在全民“宅”的非常時期,我省群眾依然享受到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精神食糧:各文化單位深挖自身的文化資源,轉變文化服務大眾的傳統(tǒng)方式,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轉戰(zhàn)”線上,實現(xiàn)公共文化服務“不打烊”,讓足不出戶的人們相聚在“云”端,享受不一樣的文藝時光。
在“博物館網(wǎng)上展覽”平臺,打開海南省博物館南溟泛舸——南海海洋文明陳列,附有珊瑚石膠結物的南宋青釉碗帶領人們穿越時空隧道,在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的南海人文歷史陳列中,字跡清晰可見的更路簿展示著南海海洋文明的獨特肌理……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春暉 清雍正粉彩花鳥紋盤 (藏于南海博物館)
在海南省博物館直播平臺,三大陳列展覽由專家團、講解員娓娓道來,帶領觀眾行走歷史長廊;在“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文物傳遞祝福接力活動中,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的元青花玉壺春瓶與湖北省博物館的青花蓮紋玉壺春瓶“合二為一”,共同企盼“瓶”安日……
疫情之下,博物館相繼閉館,多項原定于春節(jié)期間的文化展覽取消,但海南省博物館、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推出一批精彩網(wǎng)上展覽,并聯(lián)合社會力量創(chuàng)新傳播方式,為公眾提供安全便捷的在線服務,讓人們可以“云刷館”享受文化生活,彌補不能親臨現(xiàn)場的遺憾。
破釜沉舟 戰(zhàn)“疫”必勝 銅釜·漢代 (藏于海南省博物館)
3D,讓文物“活起來”
雖不在瓊海,??谑忻瘛⑽牟酆谜咚瘟崃嵩诰W(wǎng)頁中“走進”了百里之外的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動動鼠標,元青花串枝菊紋雙系罐就可放大在眼前,甚至可以720度轉動,罐身的紋理清晰可見,仿佛觸手可及。
就這樣,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的17件3D精品瓷器 “親自”為宋玲玲講述了它們的傳奇故事:“限量版”明代紅色青花瓷曾被華爾街金融巨頭珍藏,康熙青花瓷征服歐洲,曾讓國王用騎兵換的瓷器……
“雖然從除夕閉館至今,但我們的工作人員也沒閑著,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把多個展廳搬到網(wǎng)上,打造3D文物線上特展,策劃直播活動,真正做到‘隔離’不‘隔心’,讓人們‘宅’在家中逛展覽、賞文物?!?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副館長辛禮學表示。
“翔鷺紋銅鼓”敲響西漢時期人們“以舟代步,以舟為樂”、向海洋迸發(fā)前行的樂歌,眾多文物、文獻資料和南海漁民生產(chǎn)生活用品等三大類展品的相互印證,逐漸鋪開了上至西漢、下至當下三沙新貌縱橫2000多年的人文歷史……海浪聲和解說聲與《南海人文歷史陳列》線上展覽相互配合,讓人仿佛身處其中。通過推進線上展覽、文物數(shù)字化展示,提升線上虛擬展覽展示內(nèi)容,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推出《南海人文歷史陳列》《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海南)》等6個線上虛擬展覽,構建“網(wǎng)上南海館”,讓更多人領略海洋文化以及海上絲綢之路的內(nèi)涵。
在宋玲玲看來,3D文物和虛擬展廳彌補了現(xiàn)場參觀的不足,“在現(xiàn)場參觀,自己不易觀察到文物細節(jié),有時還會跟不上講解,這些現(xiàn)在都可以在虛擬空間中以不同視角進行體驗?!?/span>
“通過技術手段把精彩展覽和精美文物帶到觀眾面前,讓觀眾能夠更深入地觀看展覽和文物,對我們來說,這也是傳承文明、傳播文化的好時機?!毙炼Y學說。
省博物館“云游博物館 文化宅生活”全媒體直播現(xiàn)場。
直播,讓展覽“動起來”
不止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開設了線上展覽,海南省博物館的全景虛擬展廳系列也在其微信公眾號和官網(wǎng)陸續(xù)上線,滿足觀眾宅家看展的愿望。
“如今技術發(fā)展飛快,以前制作的全景展廳已不能滿足觀眾需要,原本即將于3月完工的數(shù)字博物館也還未完成,我們則策劃推出直播看展覽活動,為觀眾送上一份海南歷史文化大餐?!笔〔┪镳^副館長王輝山介紹說。
2月22日-24日,省博物館通過其微博、微信公眾號及官網(wǎng)等多個平臺同步開展“云游博物館 文化宅生活”全媒體直播活動。省博物館的優(yōu)秀講解員和專家團一同,就南溟泛舸——南海海洋文明陳列、方外封疆——海南歷史陳列、仙凡之間——海南風情陳列等陳列展廳進行直播講解,全面展示海南人文歷史。值得一提的是,直播期間還開展了線上互動活動,根據(jù)直播展覽內(nèi)容,設置有獎問答環(huán)節(jié),向觀眾贈送南溟子周邊文創(chuàng)等精品禮品。
此前,省博物館先后舉行了IP品牌發(fā)布會暨“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和首屆南溟動漫節(jié)活動的直播,那時候現(xiàn)場十分熱鬧。此次直播,沒有現(xiàn)場觀眾,主持人和講解員都戴著口罩,通過直播鏡頭,將定格歷史的珍貴文物、流傳至今的民俗文化娓娓道來……截至發(fā)稿,海南省博物館官方微博的三場直播閱讀量達30.6萬人次,視頻點擊量共計8.3萬次;視聽海南平臺三場直播累計觀看人數(shù)達20余萬人次。
“技術和網(wǎng)絡提供了更多可能,人們參觀博物館將不再受到時間、地域的限制。對于省博物館來說,用線上直播的方式展出,不失為一種貼近觀眾的新鮮嘗試?!蓖踺x山說。
3月1日,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分別攜手阿里巴巴、海南廣電國際傳播融媒體中心,為觀眾帶來兩場《南海人文歷史陳列》直播。接下來,該館將繼續(xù)攜手海南廣電國際傳播融媒體中心,以“專家+首席講解員”的形式對館內(nèi)多個展覽進行直播,通過專業(yè)而充分的講解,為觀眾講述文物背后的故事,道出它們的前世今生。
“平時工作繁忙,此次機會難得,希望能為觀眾奉上一場優(yōu)質的講解?!毙炼Y學也即將成為“主播”。
待得“瓶”安日 同飲玉壺春 左:青花蓮紋玉壺春瓶 (藏于湖北省博物館) 右:元青花 鳳穿牡丹紋玉壺春瓶 (藏于南海博物館)
接力,見證血脈相通
疫情期間,社會各界都向武漢、湖北伸出了援手。博物館里的文物能做些什么?日前,國家文物局官方微博“中國文博”聯(lián)合全國博物館和文物考古遺址類官方賬號組織開展“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文物傳遞祝福接力活動,通過傳播文物蘊含的歷史價值、民族精神和文化力量,凝心聚力、提振精神,鼓舞各地特別是湖北省和武漢市抗擊疫情的決心和士氣,全力做好抗擊疫情工作。
海南省博物館、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迅速響應,積極參與接力,優(yōu)選館藏精品,發(fā)揮精彩創(chuàng)意,用各自的“當家文物”搭配振奮人心、別出心裁的文案做出多張“戰(zhàn)疫”海報,為抗擊疫請送上美好祝福。
海南省博物館用貫首衣傳遞對湖北的問候“豈曰無衣,與子同裳”,表明與湖北同舟共濟、萬眾一心、與子偕作、共渡難關的決心;藏于海南省博物館的黎族骨簪也表達出來自瓊島的情意“一簪定情,瓊鄂一心”,展示出海南對湖北的深情厚誼、同心抗疫的深切情意;出水于西沙群島“華光礁1號”沉船青白釉執(zhí)壺則搭配“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的文案,表達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早日結束的祈禱;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攜館藏元青花鳳穿牡丹紋玉壺春瓶與湖北省博物館青花蓮紋玉壺春瓶“合璧”,表達“待得‘瓶’安日,共飲玉壺春”的美好祝愿;明青白釉連珠紋粉盒則以“湖清海晏,北和南豐”的文案道出愿山河無恙的共同企盼……
“文物雖然不能提供物質支持,但它們能以獨特的歷史底蘊,提供精神力量,給予我們戰(zhàn)勝疫情的勇氣?!蓖踺x山介紹說,此次全國博物館的接力互動,各館都拿出看家文物送出祝福,省博物館也希望選出既有海南文化特色又有美好寓意的文物,表達祝福。
辛禮學表示,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館藏出水瓷器眾多,其中又以元青花為代表,于是策劃推出元青花鳳穿牡丹紋玉壺春瓶、元青花月影竹紋花口小罐等為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代言”,將文物的文化寓意活化為必勝的勇氣、向祖國的祝愿。
(本版照片由受訪單位提供)
相關新聞:
文化轉“線上” 添彩“宅”生活
文\海南日報記者 趙優(yōu)
動動手指就能欣賞到唱腔精湛的瓊劇、打開網(wǎng)頁便可閱覽豐富圖書資源、通過直播跟著老師學沙畫……疫情期間,我省文化場館積極轉變服務方式,創(chuàng)作覆蓋面廣、有針對性、多樣化的文藝內(nèi)容,推出一系列公共數(shù)字文化服務,讓人們在居家之時豐富文化生活,保持健康的身體和積極的心態(tài),迎接春暖花開。
省圖書館:數(shù)字資源線上享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省圖書館已于1月24日閉館,但閉館不閉網(wǎng),省圖書館線上服務正常開展。疫情期間,只需要擁有一張讀者證,就可以在家免費、無任何限制地使用省圖的所有數(shù)字資源,包括電子圖書、報刊、音視頻、少兒等海量數(shù)字資源以及眾多的聽書資源,48個數(shù)字資源庫供讀者暢游。
此外,海南省圖書館注冊申請使用中國圖書館學會推出的免費在線數(shù)字共享閱讀服務平臺——讀聯(lián)體·數(shù)字共享閱讀服務平臺,為讀者們帶來豐富的數(shù)字閱讀資源。該平臺資源豐富,內(nèi)容涵蓋文學歷史、政治軍事、經(jīng)管科技、生活、少兒等。以有聲書、動畫等多種形式,為讀者們帶來良好的數(shù)字資源閱讀體驗。
“正愁不能借書,沒法完成閱讀作業(yè),這下不用擔心了”“一卡在手,全球都有”……在省圖書館微信公眾號下,不少讀者為此點贊。
省瓊劇院:“線上劇場”唱起來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fā),海南戲院‘周末劇場’的演出已取消,全省的瓊劇院團也暫停了演出。為讓戲迷們在家也能看戲,我們在配合疫情防控的同時,創(chuàng)作出一批瓊劇小唱,精心策劃‘線上劇場’,為全民抗‘疫’貢獻力量?!笔…倓≡涸洪L許振程表示。
目前,省瓊劇院已錄制并推送《防控疫情眾志成城》《防控病毒度元宵》等多首瓊劇小唱,在省瓊劇院微信公眾號以及省旅文廳官方網(wǎng)絡平臺推送。
與此同時,省瓊劇院還把“周末劇場”從線下轉移到線上,于每周五、周六在其微信公眾平臺上精選出包括《冼夫人》《廣東開科》選段“認姑母”等一批未在網(wǎng)絡公開的錄像,為廣大戲迷奉上精彩的“云戲單”?!斑@些精品瓊劇平時演出時一票難求,現(xiàn)在能在手機上欣賞高清版,甚至還能投屏到電視機上,與家人在線看戲,十分過癮?!睉蛎择T春林說。
省群藝館:“微課堂”公益直播開課
在海南省數(shù)字文化館平臺、海南省群眾藝術館微信公眾號上,系列文化資源為人們奉上了文化大餐:由專業(yè)老師精心編排演練的廣場舞優(yōu)美而極具張力,方便人們舒展筋骨;各類名家大師的書法、國畫等作品十分豐富,足不出戶也能欣賞優(yōu)秀展覽……
此外,省群藝館還聯(lián)合社會力量,策劃創(chuàng)作瓊劇動漫防疫宣傳片,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創(chuàng)新宣傳手段。該宣傳片選取了瓊劇代表劇目《張文秀》中的選段為題材創(chuàng)作,將瓊劇唱腔、人物通過動漫喜聞樂見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生動有趣。
為豐富廣大群眾抗“疫”期間的精神文化生活,省群藝館還特別推出“群藝微課堂”公益直播課:2月25日上午,海南省職業(yè)指導師導師團團長孫嵐為在線上為大家奉上了“非常時期的居家與社區(qū)禮儀”公益課;26日下午,海南師范大學國際中文副教授吳春波在線開講“《詩經(jīng)》釋讀”;27日下午,中國青年沙畫師劉楊奉上兒童沙畫課;28日上午,中國沙畫家協(xié)會副會長何素丹帶來成人沙畫課;海南省舞蹈家協(xié)會理事陳璐于29日下午為廣大群眾進行海南原創(chuàng)廣場舞《石榴園》教學……
“在不能出門的時候,一家人能夠在網(wǎng)上跟著老師學習,收獲非常多!”??谑忻駝⒎f已經(jīng)成為“群藝微課堂”公益直播課的“粉絲”。
海南南海網(wǎng)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jīng)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wǎng)監(jiān)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wǎng)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wǎng)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