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1月21日,在白沙黎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區(qū),黎族婦女現(xiàn)場展示黎錦紡織技藝。
海南日報牙叉11月21日電 (記者謝凱 通訊員李群)11月21日上午,2020年白沙黎族自治縣“啦奧門”山蘭文化節(jié)活動現(xiàn)場,白沙黎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區(qū)人頭攢動,眾多游客在此停留駐足,或是觀看黎錦制作,或是體驗制陶,盡享悠長黎韻。
在非遺展示區(qū),來自白沙的省級、縣級非遺傳承人通過靈巧的手藝向觀眾展示了黎族泥片制陶、骨簪用法、黎族雙面繡等黎族特色民族技藝,引得在場游客紛紛贊嘆。
據(jù)悉,現(xiàn)場的陶器運用黎族特有的泥片貼筑法制作而成,制法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于2010年成功入選國家級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
“我們要繼續(xù)創(chuàng)新有機地融入現(xiàn)代生活,重拾非遺之美?!卑咨忱枳迥嗥铺帐〖壏俏镔|文化遺產傳承人劉玉華介紹,期待通過這種面對面的展示方式,讓更多的人讀懂這門黎族非遺技藝。
十一月二十一日,在白沙黎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區(qū),游客在了解黎族片陶。
在非遺展示區(qū),桌上排成一列的黎族骨簪吸引著眾多女性游客。黎族骨簪制作技藝縣級傳承人符明莊手拿一個精美的骨簪介紹:“這是頭簪品種之一,雕工耗時3 個多月,在黎族地區(qū)可作為發(fā)簪戴在頭上,也可作為婚嫁用品?!睋?jù)悉,黎族骨簪制作是一項以動物骨骼為主要原材料,通過加工制成各種生活用品的傳統(tǒng)技藝。
黎族雙面繡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符秀英向大家展示了她耗時3年制成的“一路美麗到白沙”的雙面繡。她說,在一塊底料上,以針引線,按照腦海里設想的圖案,用直針和扭針繡出正反兩面完全相同的花紋圖案才能叫雙面繡,雙面繡要求針法疏密均勻,色彩端莊高雅,在紡、織、染、繡方面難度較大,深受黎錦收藏者青睞。
原標題:“啦奧門”山蘭文化節(jié)設置非遺展示區(qū) 黎韻悠長引客來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谑薪鸨P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lián)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jiān)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