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wǎng)、南國都市報11月6日消息(記者 韓星)海南島地貌形態(tài)多樣,其中喀斯特地貌稍顯低調(diào),常被稱作“小眾寶藏景觀”。11月6日,“走進黎族”文化名家采風團深入海南昌江黎族自治縣霸王嶺腹地熱帶雨林之中,探訪被當?shù)厝朔Q作“皇帝洞”的石灰?guī)r溶洞。
?俯瞰海南昌江皇帝洞。記者 李昊 攝
皇帝洞位于昌江王下鄉(xiāng)南瑤河邊,依山傍水。據(jù)介紹,這里洞寬約60米,深約130米,高25米,面積約7800平方米,可容納上萬人。洞底東高西低,向南傾斜,洞廳呈拱形,平坦寬敞,壯麗堂皇。
11月6日,“走進黎族”文化名家采風團深入海南昌江黎族自治縣霸王嶺腹地熱帶雨林之中,探訪被當?shù)厝朔Q作“皇帝洞”的石灰?guī)r溶洞。記者 李昊 攝
11月6日,“走進黎族”文化名家采風團深入海南昌江黎族自治縣霸王嶺腹地熱帶雨林之中,探訪被當?shù)厝朔Q作“皇帝洞”的石灰?guī)r溶洞。記者 李昊 攝
有作家提問,為什么叫“皇帝”洞?講解員將大家引到洞內(nèi)一處90米長的天然奇石前,“大家看,這塊奇石像不像皇帝坐在太師椅上一樣,兩側(cè)的石頭,又猶如兩個衛(wèi)士,守護著皇帝,故名皇帝洞?!?/span>
11月6日,“走進黎族”文化名家采風團深入海南昌江黎族自治縣霸王嶺腹地熱帶雨林之中,探訪被當?shù)厝朔Q作“皇帝洞”的石灰?guī)r溶洞。記者 李昊 攝
11月6日,“走進黎族”文化名家采風團深入海南昌江黎族自治縣霸王嶺腹地熱帶雨林之中,探訪被當?shù)厝朔Q作“皇帝洞”的石灰?guī)r溶洞。記者 李昊 攝
沿著洞內(nèi)石階往深處走,視野越發(fā)開闊,造型多變的鐘乳石景觀令文化名家們連連稱奇,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石柱、石盤、石枕、石鹿、石虎...經(jīng)過千年的時間打磨,惟妙惟肖地呈現(xiàn)在文化名家眼前。
11月6日,“走進黎族”文化名家采風團深入海南昌江黎族自治縣霸王嶺腹地熱帶雨林之中,探訪被當?shù)厝朔Q作“皇帝洞”的石灰?guī)r溶洞。記者 李昊 攝
11月6日,“走進黎族”文化名家采風團深入海南昌江黎族自治縣霸王嶺腹地熱帶雨林之中,探訪被當?shù)厝朔Q作“皇帝洞”的石灰?guī)r溶洞。記者 李昊 攝
11月6日,“走進黎族”文化名家采風團深入海南昌江黎族自治縣霸王嶺腹地熱帶雨林之中,探訪被當?shù)厝朔Q作“皇帝洞”的石灰?guī)r溶洞。記者 李昊 攝
從洞口望去,昌江的秀麗風光盡收眼底。記者了解到,這里同時是新石器時代至青銅時代的洞穴文化遺址,考古學家在洞穴內(nèi)發(fā)現(xiàn)了距今約為6540年的石刀、石斧等古人類工具。
11月6日,“走進黎族”文化名家采風團深入海南昌江黎族自治縣霸王嶺腹地熱帶雨林之中,探訪被當?shù)厝朔Q作“皇帝洞”的石灰?guī)r溶洞。記者 李昊 攝
11月6日,“走進黎族”文化名家采風團深入海南昌江黎族自治縣霸王嶺腹地熱帶雨林之中,探訪被當?shù)厝朔Q作“皇帝洞”的石灰?guī)r溶洞。記者 李昊 攝
海南南海網(wǎng)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谑薪鸨P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jīng)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wǎng)監(jiān)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wǎng)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wǎng)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