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導游充當掮客,幫商家賺游客錢的伎倆被人識破后,各路商家又出新招。這回,他們不再依靠別人,而是親自動手,在春節(jié)長假里,用他們的“溫柔小刀”瞄準游客們,狠狠地宰了幾下。
陷阱一:老板跟誰都是老鄉(xiāng)
“你們是哈爾濱來的游客吧,咱是老鄉(xiāng)呀。老鄉(xiāng)見老鄉(xiāng),兩眼淚汪汪,咱這是緣分呀。”一個到武夷山旅游的旅游團剛走進一個玉器店,就被一個南方口音的老板給蒙住了。
這還不算完,明明進店就被讓進老板房間的游客根本沒來得及買玉,老板卻勒令售貨員給游客們退貨,“您們買的全能退,自家店要嗎您說話,我就收本錢,這是咱老鄉(xiāng)的一份情意呀。”老板的這通忽悠真讓大伙信以為真了,全拿老板當了“親人”?!鞍涯翘?2生肖的珍藏玉石給這位大娘拿來,標價1000元,您就給100塊,賠了賺了您別管,趕緊收起來,咱這是親情加感情?!?/P>
送走了哈爾濱團,一個南京團又在導游的帶領下走進了玉器店,哪知這個剛才還自稱哈爾濱人的老板卻突然改口,跟南京人成了“老鄉(xiāng)”,還是那套臺詞。這個“見誰誰是老鄉(xiāng)”的老板沒想到這套話被混在南京團里的哈爾濱人都聽去了。
陷阱二:全國各地都“產”玉
身為旅游一族的王小姐到過不少地方旅游,可每到一處都會被導游拉到玉石加工廠,不論在哪,導游都說這里是名副其實的玉石產地。王小姐說,起初,對于導游的話,她還是深信不疑,到內蒙古旅游,買了幾百塊錢的玉石,到九寨溝旅游,又在導游的“教唆”下買了大大小小幾十件玉器,可久而久之,王小姐發(fā)現(xiàn),如果按導游的引導買下去,全國各地就都產玉了。
和王小姐有相同遭遇的旅游者們不在少數,山西出玉石,海南出玉石,北京出玉石……導游們亦幻亦真地介紹,而游客們則無一不是大包小包地買了不少各地“玉器精品”,可回來找專家一看,所謂的精品玉器全都不值錢,最后落得個“花錢買教訓”,而那些“精品玉器”就不知掖在哪個柜子里壓箱底兒了。
陷阱三:賣你“吉利”比貨貴
春節(jié)外出旅游買個花瓶圖個平安和吉利本是件好事,可到海南旅游的孫先生一家卻遭遇了精明商家的“連環(huán)套”。
孫先生和旅游團外出購物時看上了一個樣式不錯的花瓶,標價200元,最后經過討價還價,孫先生以60元的價格購得了這件心愛物。但就當孫先生為此沾沾自喜的時候,售貨員小姐說話了,“先生,買個這么漂亮的花瓶,怎么也得配個瓶托呀,再說了,您也得把這份平安托穩(wěn)了呀。”孫先生一琢磨,售貨員小姐的話說得有道理,“行,就聽你的,再來個托,幫我挑個漂亮的,得配得上我這瓶呀?!边@邊瓶托還沒挑選完,又一個售貨員小姐湊了過來,“先生,您買了個這么漂亮的花瓶,又配上了瓶托,按我們當地人的習俗,有好瓶就得有好盒子裝,叫把平安裝起來,這樣您再把花瓶帶回家,所有的平安就都裝在里面了,多吉利呀?!甭犃耸圬泦T小姐這么一說,孫先生心里又犯起了癢癢,“話說得也對,反正都買了,還不如一氣買全了呢?!北е吧袭斁鸵换亍钡男睦?,孫先生接受了兩位售貨員小姐的建議。
花瓶配好了瓶托,裝進了漂亮的盒子,孫先生一打量,確實增色不少,可一到銀臺結賬,孫先生傻眼了,一共300多塊,自己砍了半天價等于白砍不說,還得搭進去100多元。抱著這個高價花瓶,看著售貨員小姐的張張笑臉,孫先生說他真是有苦難言呀。(2004年02月06日12:28 )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谑薪鸨P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lián)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jiān)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