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總體規劃》通過評審,擬構建“兩大核心三大支撐”五大產業群
4大都市生活圈構建現代城鄉
以海口、三亞、瓊海、儋州為核心組織4大都市生活圈,組織以市縣駐地為主的21個基本生活圈覆蓋全島

規劃中的四個圈層
四個圈層——
沿海、中部山區、臺地和海洋
規劃中的四個都市生活圈
四個都市生活圈——
1、海口都市生活圈:海口、澄邁、文昌、定安、臨高、屯昌
2、三亞都市生活圈:三亞、樂東、保亭、陵水、五指山
3、瓊海都市生活圈:瓊海、萬寧、瓊中
4、儋州都市生活圈:儋州、東方、昌江、白沙 7日,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后的第一部省域綱領性規劃——《海南省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總體規劃》(下稱《規劃》)在專家評審會上獲得通過。據悉,這是我國首部統籌省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劃。
專家認為,該《規劃》立足海南實情,在認真研究海南發展戰略、地位、資源價值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特性的基礎上,從產業規劃、社會發展、城鎮化、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以及體制機制等方面進行研究,提出未來20年甚至更長時期里海南省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戰略、模式和路徑,指導海南城鄉建設和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是一個具有前瞻性、戰略性和可操作性的省域綜合性規劃,為全國城鄉一體化發展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開創性。
21個基本生活圈公共服務均等化
從工作、居住、休閑、就學、醫療等人的基本需求出發,配置社會服務供給系統 本報海口2月7日訊(記者張毅)實現城鄉居民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務是海南城鄉社會發展一體的根本要求,《規劃》針對海南的實際條件,借鑒國際經驗,提出構建滿足基本公共服務需求,服務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兩級生活圈”戰略:全省以海口、三亞、瓊海、儋州為核心組織4大都市生活圈,以18個市縣駐地及樂東鶯歌鎮、文昌錦山鎮和儋州白馬井鎮為中心,組織21個基本生活圈覆蓋全島。
《規劃》認為,通過以人的活動需求為主導,以旅游服務集聚為中心的空間計劃單元構建生活圈,在生活圈內統一配置各類公共服務設施,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衡化,通過交通、通訊等各種設施和手段,強化區域內居民的聯系交往,增強居民的區域整體感和主體意識,促進社會和諧,為城鄉經濟一體化和國際旅游島建設創造有利條件。
4大都市生活圈
建立快速交通系統 其中,海口、三亞、瓊海、儋州4個都市生活圈應結合國際旅游島建設,以滿足國際旅游的高端服務需求為重點,進行組織;在每個都市生活圈內建立快速交通系統,滿足都市生活圈內的通勤距離在1.5-2個小時之內;每個生活圈內部的城鄉資源統一開發利用,區域整體效益能夠達到最優;各都市生活圈的整體經濟實力和綜合性相當,提供的服務等級也較高。
21個基本生活圈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而21個基本生活圈則以基本生活圈為載體,滿足城鄉居民基本公共服務需求,實現全島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生活圈以縣城和人口密集地區的重點鎮為中心,每個生活圈內,通過完善路網結構,達到通勤距離在30-40分鐘以內;在每個基本生活圈內從工作、居住、休閑、就學、醫療等人的基本需求出發,配置社會服務供給系統;并著力打造生活圈內優美的生態環境和高品質的生活。
目標圖景
現代城鄉和諧海南
兩大核心三大支撐 在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大背景下,《規劃》明確海南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目標圖景是建設“現代城鄉、和諧海南”——
包括現代經濟新格局、持續發展好城鄉、公義福利新社會、青山綠水藍天好生活四個方面的內涵;并確定了海南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四大戰略:培育“兩大核心三大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構建滿足基本公共服務和國際旅游島建設的生活圈,組織“圈層網絡扁平化”的國際旅游島城鄉空間結構,建設快慢適當、內外有別的省域交通系統。
兩個核心:旅游產業群和現代服務業產業群
三大支撐產業:熱帶現代農業產業群、資源能源產業群和現代制造業產業群
基本路徑 《規劃》客觀分析海南的特點與優勢,構建海南省實現跨越發展的基本路徑。
1、產業發展——構建以旅游業為龍頭、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
2、城鎮化——適應旅游業發展要求,走“小集中、大分散”的城鎮化道路;
3、城鄉發展——以整合、優化城鄉資源為重點,推動國際旅游島建設與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相互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