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沐浴、游泳、耳朵入水,拿根小棉簽小心翼翼地深入到耳朵內吸吸水,這是很多人常見的做法。廣州醫(yī)學院第三附屬醫(y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yī)師彭向東說,掏耳朵純屬多此一舉,你只需耐心地等待它自動剝落就行。
彭向東說,耳垢,醫(yī)學學名耵聹,是我們耳朵的外耳道皮膚分泌物。這種分泌物有兩種形態(tài):一種油油狀,有朱古力般的顏色。
另一種呈糠狀,是淡黃色的細屑。有些人的油狀分泌物更多,耳朵內油溜溜的稱為油耳。有些人淡黃色的糠狀耳屎碎片多,稱為干耳。
耳垢會“旅行”,從內走向外
無論干耳垢也好油耳垢也好,平常都不用自行清理。因為不用你請,耳垢自己會進行一場長途旅行。原理是這樣的:外耳道內壁的皮膚向外生長,黏附在皮膚上的耳垢也會隨之被送到外耳道口。
只不過,這是名副其實的“蝸行”。有研究者做過實驗,滴了一小滴墨水到外耳道,最終,那滴墨水大約花了6個月到達外耳道口。
彭向東說,自己拿棉簽、掏耳器掏耳垢的不良后果很多。比如,太用勁可能會造成外耳道皮膚破損。旁人不小心推下你的胳膊,你的手臂不受控制把小棒子用力推向里面,戳穿耳膜的個案也發(fā)生過。
再說,就算你操作完全正確,說不定又把在往外爬的耳垢又推回去了呢。只是有少量耳垢被粘上棉簽、掏耳棒而帶出來。
推耳垢回籠,耳垢漲大堵聽力
此外,現(xiàn)在有耳機器里有個品種叫做入耳式耳機,可以嵌入耳道較深的位置,使聽眾獲得更好的聽覺效果。但卻可能把耳垢推向深處,經常使用還會令耳垢堆積。
除了這種耳垢被硬推進去塞住的情況,如果沾了粉塵等,耳垢也會漲大,厚厚的耳垢還會影響聽力。這時又該怎么處理呢?彭向東說,如果塞住了一大半,可以請醫(yī)師用鑷子鉤出來。如果完全塞住了,還得在醫(yī)院滴入耵聹水,把耳垢泡軟,用儀器吸出來。
耳朵入水,歪頭蹦蹦跳
現(xiàn)在天熱游泳的人增多,耳朵進水了該怎么辦呢?彭向東說,耳朵進水,即使暫時聽不到也別用棉簽。你可以這樣處理:把頭歪向一邊,跳幾下,讓水自動流出來。甚至如果水太少,重力不夠倒不出,你得再往耳朵里灌點水,重復上述動作,直到把水倒出。完成這個動作后,只要用拿點紙巾吸干外耳道口的水份就可以了。
如果還有水分殘留,就只能用購買雙氧水,滴入耳朵吸干耳道水份了。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lián)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jiān)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