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前年后,關于三亞環保的帖子很火,其中原鳴圓、三亞大蝦、桐言、菊花為我而開、虎嘯戶外林、星星心、抓著菜刀砍大樹等憤青的帖子頗具震憾力,烙印極深,跟帖的人也是比肩繼踵,各抒己見,這都說明了人們是多么熱愛這片熱土,熱愛共同擁有的美好家園!
是的,美麗三亞好像不那么美麗了,浪漫天涯也有些浪不起來了,回想起那些帖文插圖,我想即使用滿目瘡痍、慘不忍睹、每況愈下、百感交集、痛心疾首、怨聲載道、呼聲鼎沸等等來形容似乎也不為過。三亞如果真的失去了青的山、綠的水、白的沙和馨香沁肺的空氣那還剩下了什么?
正因為如此,多少人心急如焚,恨鐵不成鋼,矛頭直指政界權者,激情燃燒時甚至大放闕詞,語言刻薄難以下咽,我就是馬前卒之一。莫不是吃飽了撐的,亦或站著說話不腰疼?差矣,只緣心里著急啊!應該說,環境是人類在地球上賴以生存的通行證,那么作為國際旅游島窗口的三亞來說,更要把保護好、創造好優美的軟硬環境視為第一要務,視為決定三亞未來興衰之根本的大事。須知,軟環境壞了往往積重難返,硬環境壞了有的不再生還,以陪嫁環境謀求發展無異于殺雞取卵、飲鴆止渴。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忽視環境的領導就是失職,葬送環境的領導更是歷史的罪人!原鳴圓先生“不談建設,先說搶救”的觀點十分鮮明、一語中的。
誠然,三亞市委、政府為美化環境、創建文明、謀求發展也做了許多努力,城市建設有諸多明顯變化,而一些人們習慣在指責問題時詆毀了成績,難免不生委屈之感,但容我直言,在一些敏感問題和重點部位的治理上確實不盡如人意,如三亞灣、大東海的環保問題,只在創建衛生城前和焦點訪談曝光后重視了一陣風,平時管理很不到位,更未見有比較奏效的長效措施;市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由市長掛帥,副組長及成員包括6位副市長、34位局以上領導,可謂陣容龐大、力量雄厚、能量了得,但與工作成效相比尚不成比例,可見個別部門、部分領導作風不實、能力欠缺、辦事扯皮等問題還是不能回避和否認的;天涯社區是各界人士自由發表意見的大論壇,是黨和政府了解民情民意的主要和便捷的通道,官方不會不知,但幾年來哪怕網民為某件事熱議開鍋,也沒見官方出來有個動靜、給個說法,難怪人們抱怨政府。綜上所述,難道不該引起深思嗎?
抱怨、牢騷、諷刺、揶揄都不是解決問題的良方,建言獻策才是應有的態度。咱別再往火堆上澆尿,還是從保護熱情、鼓勵盡責,保持和諧、聯手共治出發,少說過頭話、帶刺話、冤枉話,多說有建設性意見的話。為此,搜腸刮肚為保護、治理、搶救三亞軟硬環境想了幾招,謹供參考。
1、真正解決思想擺位問題。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來一次大討論,使領導階層從上至下達成共識,真正認識到環境決定三亞命運,從而在實踐中真正做到把環境建設放在打造國際旅游島的首位,今后凡是以“毀容”、污染為代價的開發不管吸引力多大都一律說不。學習的目的是深化實踐,進而可進行一次“看現狀、擺問題、想對策”的活動,認清某些環境瀕臨危境的現狀,正視問題,承認短板,增強危機感;縱覽過去,查找失誤,總結教訓,分析原因,研究新的對策。
2、發表公開信廣泛動員。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離開群眾的支持必將一事無成,因此可通過發表致廣大市民一封公開信的方式,進行一次總動員。一方面向市民表明市委市政府治理環境的決心,帶動市民增強信心,一方面廣泛教育、發動各階層群眾,人人爭做凈化環境的主人翁,上下互動打好一場整治環境的攻堅戰。
3、拓寬民主渠道廣納群言。環境治理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通常受諸多因素制約,有些方面十分艱難。為攻克難題、有效治理、少走彎路,可采取召開聽證會、座談會,在天涯社區開帖研討,設立領導熱線、群眾信箱等辦法,廣泛聽取各界群眾意見,鼓勵大家建言獻策。
4、對重大問題行政立法。鑒于近年來燃放煙花爆竹愈演愈烈之勢及產生的景區污染、空氣污染、噪音污染的嚴重程度,又鑒于三亞國際旅游勝地的特殊環境指標要求,強烈建議通過行政立法予以取締或嚴格限制燃放日期與地域。在地域劃分、生產與銷售許可、違禁查處等主要環節上,要充分論證可操作性,以防陷入有法難施的尷尬局面。
5、對老大難問題敢做大手術。治安、交通、宰客等都是群眾反映較強烈的老大難問題,這里僅談宰客問題。強拉游客到購物點聽課購物是游客最反感的問題,其背后黑色的利益鏈條讓所有消費者都蒙受了侵害,寶貴的旅游時間被剝奪了近1/4,購物非貴即假,挨宰率100%!此類問題內地雖有但比起海南望塵莫及。要發展旅游業必須改善服務質量,要改善服務質量必須遵循“顧客是上帝”的理念,“上帝”不情愿的事非讓他做他怎能滿意?由此可下定論,這一弊端如不革除,永遠不要指望島游聲譽的提升。這一點盡管受全省旅游機制制約,非三亞能夠獨善其身,但要辨其利弊輕重,克服地方保護主義,積極嘗試和推進旅游機制的改革。再就是黑店宰客,這是游人深感恐怖、深惡痛絕的問題,也是投訴率最高的問題,治理不好不僅影響旅游消費,而且大有魚腥一鍋湯的效應,使國際旅游島形象嚴重受損,因此決不能手軟,要發現一個懲治一個,懲治到膽戰心驚的程度,真正營造出一個讓游客放心消費的好環境。
6、對搶救性整治力爭短期見效。大東海、三亞灣是三亞的臉面,由于休閑人群密集和游客眾多,臟亂差現象有時相當嚴重,凡有良知者目睹后無不感到惋惜和痛心。脆弱的沙灘環境不容再繼續惡化了,搶救環境首先應當在這里下手,這兩個窗口部位治理不好無論如何也交待不過去,所以要讓這里快速改觀。再就是鳳凰水城和國際嘉賓酒店等處開發對山林植被、河床濕地及紅樹林的影響破壞,引起了廣大市民網民的特別關注,有必要馬上進行現場察看和現場辦公,如確屬違規開發應立即制止,并共商亡羊補牢措施;如系政府批準并具科學合理性,應以適當方式向廣大市民網民進行解釋,以免誤解引起不良輿論降低政府信任度。由此啟示提醒一個問題,就是對任何項目開發的審批都必須把環保作為第一道門檻,并跟蹤監督到底,決不能因土地轉讓了就放任自流。
7、長效機制要敢于嘗試新招法。環境保護重在堅持,貴在經常,一陣風不行,必須建立長效機制。什么樣的長效機制才管用?三亞灣、大東海的環保措施可能進行過若干嘗試,但恐怕至今也沒找到一條長時間奏效的辦法。這就值得反思,癥結似乎在于:一是多頭管理,相互依賴。綜合執法的時管時不管,依賴環衛女工;環衛人員抱怨執法的不盡責,前邊掃后邊扔永遠掃不凈。二是只有領導掛名,沒有專人總管,形成不了一個完整的管理體系。三是執法不嚴,查處不利,致使損害環境的人毫無顧忌。由此可考慮嘗試如下辦法:(1)借鑒城市物業管理體制,成立三亞灣(大東海)環保公司,并采取向社會公開招標的方式,誰能干誰敢干誰來負總責。(2)可由政府向公司派遣綜合執法人員,并受公司領導,以便有效行使執法查處權力,確保公司具有管理權威。(3)責權利緊密掛鉤,其中管理資金設基礎資金和浮動資金兩部分,均由政府支付,浮動資金由市民網民投票確定,以滿意率60%為基點,成正比同步浮動;違章處罰條款應按程序報批,罰款作為公司補貼。(4)環保公司聘用事宜由市環境整治工作辦公室負責,對于不稱職的公司應及時解聘。
8、嚴格實行問責制。章法細則一大堆就是不落實,這是當今黨政機關的通病,三亞更不例外。《三亞市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任務分解表》及《環境衛生責任片區領導包點和掛鉤單位分工表》細得不能再細了,但落實效果實在不敢恭維,原因之一就是問責不夠。問責要從下至上,該問責的決不姑息。去年政府曾實行過衛生檢查評比,倒數第一的責任領導令其公開檢討,這種做法就很有力度。但愿有力度的問責一以貫之,通過采用不同的問責手段,切實把追究責任的板子打在具體人的屁股上。
9、敢于接受群眾監督。讓群眾看得見、聽得著、說得出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基本要求,執政為民就必須接受民眾監督,而且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防止公仆們休眠或非為。環境治理密切關系民生,不能總讓群眾蒙在鼓里,不能讓群眾有話無處說。因此,一要建立土地開發項目的公示制度,落實民眾知情權。開發商是誰,征用土地做什么,環保論證如何,都要公之于眾,敢讓大家監督,不能暗箱操作,把民眾拒之局外;二要積極落實信訪制度,暢通與民眾溝通的渠道。凡署名舉報環保問題的必須件件有回音,并將統計數據在官方網站上公布;要把天涯網站作為捕捉信息的平臺,除了黨政官員要抽時間瀏覽外,還應設立信息員,及時搜集整理重要信息向領導轉遞,凡網民頻繁發出疑問的環保問題,都應盡快作出回應,表示親民誠意,拉近溝通距離。三要有效利用民眾公論,發揮公論的威力。如評價社區環境、評價門前三包、評價政府部門履職盡責滿意度等等,都可開展網上調查,把摘烏紗帽的權交給民眾。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