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1月4日,《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正式發布。該文件將海南國際旅游島的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文件提出,海南省要“積極發展服務型經濟、開放型經濟、生態型經濟,形成以旅游業為龍頭、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特色經濟結構”。文件下發適逢“春節黃金周”,從春節前海南樓市排隊購號的熱潮,到春節后樓市的冷清,這種變化引起了廣泛關注。
短短一個多月,輿論聲音起伏不斷,海南省發展過程中的一些不適應也隨之暴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正在接受嚴峻考驗,海南省省長羅保銘也不禁感嘆“我們自己的感覺也是冰火兩重天。”
今天下午國家旅游局黨組成員、規劃發展與財務司司長、中國旅游協會常務副會長吳文學接受了人民網記者的專訪,就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方面的相關問題,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為海南帶來生機
“近些年來作為一個區域性的發展戰略文件,這么短時間之內引起這么強烈的反響,是不多見的。真正把海南建設成生態環境優美,文化魅力獨特,社會文明的開放之島、綠色之島、文明之島、和諧之島,需要給海南時間,也需要給我們時間。”能夠得到這么高的關注,吳文學認為,文件下發的正效應得到了顯現。在很短的時間內,如何學習、理解文件精神,落實文件內容,海南還需要時間。
吳文學表示,海南省在一個生產力相對不夠發達的島嶼型地區建設國際旅游島,基礎相對薄弱。在短時間內,海南省出現了一些新領域的問題屬正常現象。大家需要理性的對這些問題加以認識和理解。
三亞——鑲嵌在海南島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在建設國際旅游島的過程中,毫無疑問三亞是鑲嵌在海南島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它也是海南國際旅游島的一塊“金字招牌”。
吳文學表示,從區位上講,三亞是唯一的一個熱帶地極城市;從發展歷程上講,它是一個具有一定水平的、有一定吸引力的一個休閑、渡假型的城市。
改革——才能為海南蹚出一條路子
吳文學與三亞有著不解的情緣,從1999年至2003年,吳文學時任三亞任副市長,主管旅游工作。在海南省任職期間,他面臨著一系列的困難與挑戰。海南和三亞的很多經驗都是在全國率先摸索出來的,也是闖出來,干出來的。“只有改革,才能為這個地區蹚出一條路子。”這是2008年吳文學接受采訪時的豪言。調任北京后,吳文學仍有濃濃的海南情結,繼續關注著海南省的發展。
談及三亞,吳文學深有感觸的說到,從發展現狀來看,三亞在海南是走在前面的一個城市。從對國內外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上講,三亞也是一個最具有吸引力、最具有魅力的渡假型城市。三亞有著自身獨特的資源優勢,“我們通常講三亞的空氣、陽光、海水、沙灘、田園、綠地、民俗、風情、巖洞、溫泉構成了三亞獨特的旅游資源優勢,這種優勢,也決定在整個國際旅游島的發展建設當中它所承載的任務和責任。”
吳文學表示,在短短的兩個月內,三亞市政府做了很多實實在在的工作。三亞已經開展了對國務院44號文件的全面學習。“文件從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指導思想、戰略定位、發展的目標以及發展中的重點問題和應該引起注意的問題,包括怎樣給予國際旅游島發展的配套措施等,講的非常周全,既有宏觀又有微觀。”
吳文學說,“三亞在學習文件的基礎上,同時也在對照國際慣例和國際標準尋找自身的差距,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市委書記親自掛帥出征,給大家講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第一課。整個領導群體已經走在了國際旅游島發展建設的第一線,這是很難得的。”據吳文學介紹,三亞市正在制定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行動計劃,“近期干什么、中期干什么、遠期干什么,我認為三亞這個城市在國際旅游島建設當中的步伐,走的還是比較堅實的、思路也是很正確、清晰的。
理性認識問題正視問題改進問題
春節黃金周期間,三亞“三高”問題引起各方的關注,媒體對三亞的報道亦蜂擁而來。對此,吳文學司長談了自己的看法。
“這段時間,大家對三亞的一些情況意見比較大,有指責、有批評。我認為,大家批評這個城市,正是證明對她有期待;大家指責這個城市,也證明了人們對她有期盼。媒體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表明大家關心這個城市。這些東西恰恰是三亞在發展建設當中一些非常寶貴的資源。”
吳文學表示,對海南和三亞近期存在的一些問題,海南省及三亞市的主要領導已經給予了高度的重視,他們非常珍惜大家提出的意見建議。他說,“三亞市政府把凡是網絡上的、媒體上所提出的意見、批評和建議摘編匯訂成冊,已經發到了每一個領導手中,我覺得這個做法是非常難能可貴的。證明領導群體能夠理性的認識問題,正視問題,可想而知,他們這樣做的目的也是要改進自己的這些問題。”
“對于存在的問題,我認為大家的批評、指責是對的,也是正常的。同時在這樣一個情況下,我想還是希望能夠給他們一點時間,一點理解,一點支持,多給他們一點幫助,讓他們能夠更加從容、更加規范的、更加有序、有效的去解決這些問題。雖然有些問題表現在整個表層,但是它的問題是整個社會基礎層面和支撐層面、公共層面的問題,應該從更深層次的角度、從更高的層面來認識我們存在的這些問題。”
吳文學就舉例說道,“三亞由一個漁村變為有一定規模的現代化要素、國際化要素的城市,說句實話,它已經在我們這個國家,乃至在全世界已經是一個奇跡了。”沒有經過工業化的洗禮,由一個農業化的社會一下子跨越進入了現在這樣的一個階段,可想而知它的人才準備、人力準備、還有整個社會基礎體系的準備都是非常不足的。這些問題需要去補償,需要在跨越式發展過程當中加大投入、加大給予、加大基礎的教育和建設。這是絕不能回避的。
三亞不言放棄
“我對海南、對三亞的發展前景是充滿信心的。首先是有國家的發展戰略。其次海南的發展有它依托的資源優勢,唯一性乃至不可替代性。第三、21世紀是海洋世紀、是生態世紀,海南陸地面積是中國最小的省份,但是加上它的"藍色國土",海洋的面積是中國最大的省,又是我們國家第一個生態島,因此說生態世紀、海洋世紀海南島恰逢其時。”
經過20年的特區建設發展經驗,海南畢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發展優勢、產業優勢和后發優勢。雖然在當前的發展進程當中還存在著一些普遍問題,但海南省各級政府在努力解決這些問題矛盾,尋找穩妥的辦法去解決問題。我們應該正視這些問題,支持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