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裁判長朱新建接受采訪。秦彥 攝

先期抵達的帆船停靠在海口游艇碼頭。 2010年“海南農墾杯”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本周末將在海口揚帆起航。昨日下午,在本次大賽的起航地———美源海口灣帆船/游艇碼頭,大賽裁判長朱新建接受了海南媒體的聯合采訪。
“海南擁有中國最遼闊的海域,這里遲早會成為帆船和游艇玩家的樂園” 朱新建是北京奧運會帆船比賽的裁判長,曾多次執法中國杯、海峽杯等國內頂級帆船賽,對國外帆船賽也有廣泛的接觸。他說,海南舉辦環島大帆船賽是找準了辦賽方向,這里有中國最遼闊的海域,是帆船賽天然的競技場,海南遲早會成為帆船和游艇運動的天堂、玩家的樂園。
比較中國杯、海峽杯等國內幾大知名帆船賽,朱新建認為,海南的優勢在于天氣和地理位置。他說,2011-2012沃爾沃環球帆船賽中國經停站最終選擇了三亞,而不是有接待經驗、有“帆船之都”美譽的青島就是最好的說明。去年沃爾沃環球帆船賽經停青島時,7艘船居然有6艘船的桅桿給強勁的東北風刮斷了,寒冷的北風也讓船員十分難受。而另一個全球著名的帆船賽事———克利伯帆船賽在青島也經歷了類似的情況。
朱新建說,海南舉辦帆船賽還有一大優勢———西沙。這條航線對世界上那些見多識廣的帆船玩家都會是充滿期待的,將來有朝一日開放西沙,相信世界各地的帆船愛好者會蜂擁而至。海南的帆船雖然起步晚了,但發展潛力卻無比巨大。
“目前帆船在青島、日照比較普及,希望海南迎頭趕上” 談到帆船運動的普及時,朱新建說,經過北京奧運會帆船賽的洗禮,還有眾多帆船賽的舉辦,北方的青島、日照等地已經走在國內帆船運動的前列。連續舉辦了三屆中國杯帆船賽后,深圳也聚集了國內外一大批帆船運動的發燒友。與他們相比,海南已被甩在身后。不過,隨著環島大帆船賽的舉辦,海南迎頭趕上并不難。
朱新建介紹,帆船是一項休閑運動,擁有大帆船的船主多為個人,這次參加環島大帆船賽的船只最便宜的也要三四百萬人民幣,最貴的上千萬,而養一艘帆船一年的投入也得在100萬以上。這些船都有參加過中國杯、海峽杯帆船賽的經歷,它們的主人也都是帆船運動多年的玩家。玩帆船投入不菲,但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擁有帆船的個人也會越來越多。
“最先抵達的不一定是冠軍,帆船比的是技術,而不是船的貴賤” 朱新建說,帆船比賽規則獨特,并不是先抵達的就一定是冠軍。參賽船只性能有差異,比賽用時乘上船只系數才能得出該船的最終比賽成績。這個系數平衡了各船只的性能差異,使帆船比賽最終比的是技術,而不是船的貴賤。
參加環島大帆船賽的帆船每船定員6至8人,船長在8至12米之間,屬于中等級別,適合中短程帆船賽。每艘船都有船長、舵手、繚手以及導航員等。每船都配有雷達、船只識別儀等現代航海儀器。帆船還有一項“特異功能”:那就是船的抗翻能力極強,即便被風浪打翻了也能很快恢復正常。
環島大帆船賽船的航速一般為7節左右(時速7海里),比賽用時為12-16小時,第一艘船抵達后8小時為比賽截止時間。
“風大浪急時看帆船賽最刺激,這相當于足球比賽的射門進球” 看帆船比賽什么時候最過癮?“當然是海上風大浪急時,那種乘風破浪的快感相當于足球比賽中射門進球。”朱新建說,“帆船比賽體現了團隊的的協同作戰能力。”
帆船比賽除了起航和返航,一般都遠離海岸,觀眾要現場看比賽有一定的困難。本次大賽已在網絡上招納了100名幸運佳賓,他們將有機會登上指揮船,近距離觀看帆船賽全過程。沒機會上船的觀眾也不會錯過比賽,在家里通過海南旅游衛視也能看到比賽的直播。
朱新建說,帆船賽經過長期的發展,已形成自己獨特的航海文化。像沃爾沃環球帆船賽,所到之處無不引起所在城市的狂歡,這種狂歡有的甚至能持續一個月。環島大帆船賽也將給海南帶來航海文化,“鄭和七下西洋”的冒險精神在現代將得到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