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潭門漁民:南海開發(fā)先行者
瓊海博物館館長陳貽愛收藏了一本抄于民國時期的《更路簿》,它是一本文字航海圖,更是潭門漁民闖西沙的寶貝。(于偉慧 攝)
瓊海市潭門港。潭門鎮(zhèn)是海南漁業(yè)大鎮(zhèn),現(xiàn)擁有大小漁船1000多艘。
潭門漁民早期闖南沙的寶貝———羅盤
潭門港,新一代潭門少年在堤岸邊奔跑。
在海南島周邊,散布著很多漁港,每一個漁港都有自己的故事。航海針經(jīng)“更路簿”這樣記載:“自大潭過東?!?,就是指船從潭門開往西沙,“東?!笔翘堕T人以前對西沙的稱謂。
2008年歲末,30余名海內(nèi)外專家學者來到海南,共同緬懷我國南海史地研究領航人韓振華先生,專家們拜訪了潭門港,他們與漁民座談,對南海諸島的歷史和現(xiàn)狀進行論證。
說起南海開發(fā),離不開最早闖蕩南沙海域的漁民。而潭門的漁民自古在西沙南沙海域開發(fā)與活動,和這塊祖宗地有著不解的情緣。春節(jié)前夕,常年在外的潭門漁民駕著漁船紛紛返港,此時我們將視線投向這個有故事的百年老漁港,去關注潭門港的前世今生,去傾聽祖國最南端的漁民開發(fā)南海的傳奇故事……
“自大潭過東海,用乾撰駛到十二更,便半轉(zhuǎn)回乾撰巳亥,約有十五更。” 在海南漁民手中流傳的《更路簿》,開篇為此。
“更路簿”,也稱“水路簿”、“沙更簿”,是一種航海工具書,記錄從潭門港到西沙南沙的航海路線,類似于今日航海指南或海圖一樣的文字資料。
文中“自大潭過東?!?,就是指船從潭門開往西沙,“東?!笔翘堕T人以前對西沙的稱謂,這里記錄了航向和航程,還記錄了西沙群島的17個地名。
2008年年末,全國幾十位南海研究專家來到潭門,研究港口的歷史和海南漁民對南海開發(fā)的歷史。春節(jié)前夕,常年在外的潭門漁民駕著漁船紛紛返港,本報記者也再次走進潭門。
南沙群島的最早開發(fā)者
據(jù)廣東省及海南行政區(qū)1977年和1982年兩次調(diào)查,歷史上經(jīng)常前往南沙及西沙群島進行生產(chǎn)活動的漁民,以海南島的瓊海和文昌兩縣最多,其次是陵水、萬寧、臨高和三亞。
瓊??h1974年曾做過一次調(diào)查,在1824年(清道光時期)以前,該縣青葛地區(qū)漁民吳坤俊和李泮松等人就已到西沙和南沙海域捕魚。1871年,則有潭門上教村漁民何大豐等二十余人到南沙群島從事捕撈。而據(jù)潭門一些老漁民介紹,其實潭門漁民去西沙南沙捕撈,年份更是早于這些年代。據(jù)潭門66歲的老漁民盧裕欽說,他家的祖輩是明朝從福建遠航而來,一直從事海上捕撈。
據(jù)盧裕欽介紹,在抗日戰(zhàn)爭前,光潭門去西沙、南沙的漁船每年就有二三十艘,漁民三四百人,均為男性??谷諔?zhàn)爭時期,漁民不敢出海,抗戰(zhàn)結束后,漁民又恢復在西沙南沙的捕撈。在1946年至1949年,瓊海潭門漁民往來及居住南沙群島,從事漁業(yè)生產(chǎn)從未間斷。到了1956年,臺灣向太平島派駐軍隊后,海南漁民的生產(chǎn)活動僅限于西沙一帶,到了改革開放,海南漁民又開始大規(guī)模的前往南沙海域作業(yè)捕魚。
關于海南漁民對南沙更早的開發(fā),潭門鎮(zhèn)石宛村老漁民麥興銑收藏的《麥氏家譜》有記載:“四十七世俞文次子聲香妣王氏”:“考生,卯辛年十月十九日未時去東海(西沙)卒,咸豐五年四月初五卜葬港門坡與俞昌公同礦?!丙準弦婚T經(jīng)營南沙,至少已有240年的歷史,比本文前面提到的吳坤俊和李泮松還要早得多。
《更路簿》作證
《更路簿》為何物?它可以說是一本文字航海圖。在那個年代,凡前往西沙南沙作業(yè)的海南漁船必備兩樣東西,一是羅盤;二是《更路簿》,《更路簿》上記載著從潭門出發(fā)到西沙南沙各主要島礁的方位和航程。翻開《更路簿》,便可以知道漁船航行的速度和所處的位置。
南海研究專家、香港《華夏紀實》主編王業(yè)隆說:“由于《更路簿》是由特定的人(海南漁民),用特定的文字(海南方言字)和特殊的方式(文字地圖),畫出特定的區(qū)域(由海南至西沙南沙各島礁)的航海圖,在世界上難以找到第二種,因此,《更路簿》就成了海南漁民開發(fā)南沙群島的重要見證?!?/P>
潭門鎮(zhèn)漁民郁玉清,十五歲起就開始去南沙捕魚,足跡遍及南沙各個海域,他收藏的的《更路簿》記錄了南海諸島傳統(tǒng)地名68個。潭門鎮(zhèn)草塘村蘇德柳1977年將他十三歲時抄寫的《更路簿》獻給國家,由廣東省博物館收藏。據(jù)蘇德柳說,《更路簿》是父親當年從其他老漁民那里抄來的,蘇本《更路簿》記錄傳統(tǒng)島礁名82條。
《更路簿》經(jīng)過一代一代的積累和傳抄,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大部分主要島礁都有海南漁民自己起的俗名。一九八三年,《人民日報》公布了一百多個漁民常用的俗名,其中南沙群島有七十多個,這些島礁名在潭門漁民流傳的《更路簿》中都能找到。
孤魂廟 漁夫墓
海南漁民開發(fā)南海的見證
潭門漁民協(xié)會會長麥邦奮說:“在西沙南沙群島,有許多海南先代漁民遺留下來的孤魂廟和土地廟,他們是海南漁民開發(fā)這些島嶼的見證?!?/P>
據(jù)說孤魂廟的由來有一段血淚斑斑的歷史。相傳五百年前的明代,有108位海南漁民到西沙海域捕魚,不幸遇上臺風,漁船翻沉,108位漁民葬身大海,成了海底冤魂。多年后,另外一批海南漁民來到這片海域,突遇狂風惡浪,這些漁民焚香禱告,祈求108個弟兄解救,霎時間,風浪歸于平靜。死里逃生的漁民便集資在永興島上修建廟宇,祭祀108位孤魂,這些廟宇便像海南漁村那樣,稱其為孤魂廟或兄弟廟,這樣的孤魂廟,在西沙共有五座。
至于南沙群島的神廟,一般不叫孤魂廟,而稱公廟或土地廟。
潭門鎮(zhèn)今年74歲的老船長蘇承芬是一位老南沙,自從15歲就開始到南沙捕魚,他說:“在南沙的北子島,至今還殘存著兩座清代的無主荒墓,從碑石的刻字可知,一座是同治十一年的翁文芹,另外一座是同治十三年的吳某某?!?/P>
據(jù)潭門漁民蘇承芬介紹,在北子島,潭門漁民許書琳種植的50棵椰子樹,部分樹上刻有“新海利魚莊”五個字,而在南子島,文昌縣龍樓的陳大財,也種了不少的椰子樹。
據(jù)瓊??h政府在一九七四年一月調(diào)查,一八九四年(光緒二十年),潭門漁民在太平島西北部建浮波廟一座,并在島西北部開掘水井一口,同時有分別在紅莓島、中業(yè)、雙子、南鑰、南威等島上各開掘水井一口,種植椰子樹20至100株不等。
據(jù)海南經(jīng)濟史研究專家陳光良教授介紹說:“清末以后,海南漁民在南沙一帶住島人數(shù)逐年增加,凡具住人條件(有淡水及柴草等)島嶼,具有海南漁民居住。雙子島、中業(yè)島、太平島、南鑰島,都有海南漁民修的民居,建的廟宇、挖的水井,還有他們種植的椰子、香蕉、木瓜等,這些足以證明海南漁民對南海諸島的開發(fā)?!?記者 于偉慧)
潭門印象
冬日的潭門港略顯擁擠,在港口內(nèi),停放了數(shù)百艘船只。港口一頭,便是浩瀚的大海,海浪一波又一波涌上港口防護堤,堤壩外側,大海洶涌澎湃,堤壩內(nèi)側,港內(nèi)風平浪靜。
港口的一條航道,把港口上的居民隔成兩岸,一條小小的機動船穿梭于兩岸,把這邊的人運到那邊,又把那邊的人運到這邊。就在一年前,這里還是一條手搖的擺渡,一位六十多歲的老漁民風雨不誤。
港口停放著數(shù)百條船只,但內(nèi)行人一眼就能看出哪是潭門的漁船,哪是外來停泊的漁船。潭門的漁船寬大,氣派,油漆刷的錚亮,船頭一般都包著鋼板,看上去十分堅固。
生活在這里的漁民,不知道漁港什么時間開始存在,只知道他們祖祖輩輩靠捕魚為生,但讓他們引以自豪的是,潭門港的位置,左面是龍灣商港,右邊是博鰲水城。特殊的地理位置讓潭門漁民驕傲不已:龍守其左顯尊貴,鰲護其右呈吉祥。
春節(jié)時候,來到潭門港,這里顯得更為熱鬧,長期出海作業(yè)的漁船如今幾乎全部回來,停放在港口內(nèi),港口雖顯擁擠,但是船與船之間排放得十分有序,一些漁民在船上貼著春聯(lián),貼著一些祈求平安的祝福。
港口內(nèi)除了海鮮店之外,還有一些工藝品小商店,有貝殼風鈴,漂亮的海螺,也可以找到海底的鐵樹,個別小店還可能見到唐宋時期的瓷器等。
在臨港而居的居民家,一些上了年紀的阿公阿婆會坐在門口,面對海港,海風把他們臉上吹得皺紋斑斑,卻在這里不知不覺地生活了一輩子。
與阿公搭訕,阿公會告訴你他是一個水手,捕了一輩子魚,是個老南沙,自己活到這個年紀實在不容易,許多同齡人早已被海難奪走生命。和阿婆搭訕,阿婆也會說:爹爹、丈夫、兒子都是水手。當你遇到她們神情凝重時,不要再去追問,或許碰到了傷心之處,因為在潭門港,幾乎每個女人都是出海明燈,當她們送男人離港時,女人就像盞燈一樣,長久的守候。(記者 于偉慧)
海南南海網(wǎng)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谑薪鸨P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jīng)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wǎng)監(jiān)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wǎng)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wǎng)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