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拿大頂·兔子山
◇南北滋味
領袖說,革命不是請客吃飯;民俗謂,過年就是請客吃飯。先前小孩盼過年,除了“姑娘要花,小子要炮”,更大盼頭在于解饞。一進臘月門,過年交響曲就開始演奏,其主旋律不管高亢還是婉轉,在孩子們聽來,總脫不掉一個吃字。“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表面勸告,實際誘惑。饞是一種客觀需求,怎一個“別”字能勸阻得了。饞蟲早已潛伏在孩子心中,臘月寒風就是三月春風,已將饞蟲吹得蠢蠢欲動。味蕾蘇醒,神經繃緊,眼睛睜大,只待年夜飯一到,來個猛虎下山,風卷殘云,不吃個肚子渾圓怎肯罷休?
先前撰文寫過一句話,誰家過年還不吃頓餃子?引來網友一通炮轟:我們那過年就不吃餃子。這也難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同樣是過年,有地方吃年糕,有地方吃元宵,就是不吃餃子。不過在北方,大年三十吃餃子,還是慣例,仍是習俗。一年等一回,除夕之夜,食物豐盛,情感豐盈,年夜飯將交響曲推向高潮。年夜飯吃什么,年菜做什么,并無一定之規(guī),大體說來是平時少吃或不吃之美食,這會兒才會端上餐桌。年菜年年做,家家有絕活,可惜很多絕活如今已面臨失傳。在舒乙先生看來:“失傳的,以北京地區(qū)或北方為例,是做芥末墩兒,是豆兒醬,是春餅,是小酥魚,是二冬。這幾樣,是標準的北方春節(jié)食品,沒有它們,就不像過年;而且,飯館里還真沒有它們,即或有,也非常不地道。”說得在理。如今最貴年夜飯動輒上萬,豪華飯店能提供最貴年夜飯,卻不會提供隔年飯,而隔年飯,在好多地方,也是過年交響曲不可缺少一個樂章呢。
提起隔年飯,原以為北方人才吃,不承想客家人也吃,只是做法、吃時有所不同。廈門人做“隔年飯”,便是用糯米煮,再拌上一點紅糖,大年初一炒來吃。北方傳統(tǒng)隔年飯,年前做年后吃,以大米、小米為原料,有黃有白,正可象征“有
金有銀,金銀滿盆”?;虺υ缟铣裕虼竽瓿跞浴8裟觑?,顧名思義,是用來“隔年”,所以量要大,去年吃不完,今年接著吃,意味著年年有余糧,一年到頭吃不完。民以食為天,美好愿望盡蘊其中。
在東北,雖然隔年飯以大米、小米為正宗,但好些年間大米是稀罕物,用來隔年太理想,不現實,主婦們便加以變通,用玉米米查代替小米,用高粱米代替大米,混煮成飯,冷丁一看,也是有金有銀,心到神知,用心良苦。
經過幾千年歷練,春節(jié)已成為傳統(tǒng)節(jié)日中一頂皇冠,年夜飯嘛,當然就是皇冠上那顆明珠。于是人們回顧春節(jié),品味年味,總愛做年夜飯文章,津津樂道,綿綿不絕。相形之下,隔年飯就不那么招人回憶。確實,兩種飯本身差異明顯,對比鮮明:年夜飯奢華,隔年飯質樸;年夜飯繁富,隔年飯單純;年夜飯張揚,隔年飯內斂;年夜飯與時俱進,隔年飯墨守成規(guī);年夜飯享受當下,隔年飯著眼未來……記得當年見母親費力操持隔年飯,多少有些不以為然,畢竟隔年飯不吊胃口。母親說,年節(jié)好過,平常日子難熬。待悟得話中道理,欲食隔年飯,只能自己動手了。
隔年飯,不隔年,更不隔思念。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jiān)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