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學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吳必虎:
海南旅游要避免“孤島效應”
“一個成熟旅游度假目的地的建設往往需要10年、20年,但只要政府重視,海南全民的旅游目的地意識逐步提高,海南就有希望盡快實現國際旅游島的建設目標。”20日下午,北京大學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北京大學環境學院城市與區域規劃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吳必虎在接受南國都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他非常看好海南的未來,但在建設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避免出現“孤島效應”,要讓當地百姓參與到旅游發展當中。
提高“國際島,中國造”意識
在建設國際旅游島的過程中,吳必虎指出海南特別需要提高“國際島,中國造”的意識。“芭提雅、巴厘島等國際知名的旅游度假地都是由歐美人投資、設計、建設和管理的,都是歐美人去消費的。”吳必虎希望海南發展旅游的過程中,要在旅游設施、旅游產品的形式有更多的自主創新,要堅持中國的特色,不能被西方主導,不要照搬照抄西方的模樣。
“‘國際島,中國造’雖然是一種戰略,但也是很具體做法。”吳必虎說,以海南海棠灣開發為例,政府就要在建設的過程中注意引導,要把具有中國特色和海南本土特色的設計植入其中。除此之外,海南還可以借鑒國外SPA的推廣經驗,挖掘中草藥、中醫等傳統醫學,開發度假旅游中的中國式SPA。
不與夏威夷來作比較
同時,吳必虎反對將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與夏威夷來作比較。他說,夏威夷的面積很小,是大洋中的一個孤島。而海南島是一個大島,對海南而言,更應該學習的是美國佛羅里達模式。他說,美國的佛羅里達與海南比較相似,都是背靠富庶的大陸。吳必虎指出,海南除了發展濱海旅游外,還應該借鑒佛羅里達大力發展娛樂業,建設大型主題公園的做法。
避免出現“孤島效應”
最好,吳必虎還特別指出,海南發展旅游度假區,尤其要注意避免出現“孤島效應”。“游客一下飛機就鉆進高端酒店,然后就是曬太陽,跟當地居民沒有任何關系,這就是‘孤島效應’。”吳必虎說,這樣的話,當地居民就沒有參與到旅游業的發展中,游客也接觸不到當地的生活。海南在發展旅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大的投資商,也要培育當地居民學會如何做旅游的生意并得到好處。因此,吳必虎建議海南要在鄉鎮培養、配置大批的“旅游干事”。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